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蓝碳交易”相关结果43

      来源:漳州市人民政府2024-10-23

      ,推进隆教湾、白塘湾、将军湾、金銮湾、马銮湾、乌礁湾等“美丽海湾”建设;实施海岛分类管理,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管理,探索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确权发证,着力发展东山、紫泥、峿屿等重点有居民海岛;探索推进蓝碳交易

      来源:厦门市生态环境局2024-05-14

      由市生态环境局建设统一的碳普惠管理平台,并授权本地碳交易机构参与管理平台部分运营和碳交易等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二)建立碳普惠应用场景体系1.构建绿色出行场景。...(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四)建立碳普惠市场交易体系1.建立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依托本地碳交易机构,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实现碳普惠减排量价值转换。

      发力深远海 浙江岱山明确海上风电开发规划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1-18

      鼓励村集体参与碳汇交易,岱山县摩星山景区林业碳汇先行基地正在进行概算编制及立项等项目前期工作,充分挖掘我县海洋资源,力争秀山潮流能项目年内完成一笔蓝碳交易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21

      红树林被纳入ccer机制,体现我国对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重视,使碳交易成为实现红树林碳汇产品价值的有效方式,对于推动红树林生态修复、优化蓝碳资源的管理,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来源:青岛市海洋发展局2023-11-15

      下一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围绕“发展海洋碳汇、服务双碳战略”,在顶层规划、产业发展、基础科研、蓝碳交易、海洋资源生态修复和保护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为...提高海洋新能源在我市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鼓励驻青科研院所深化海洋碳汇基础研究,促进海洋碳汇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开展海洋碳汇本底调查,为海洋碳汇管理决策提供实时科学依据;拓展海洋碳汇应用场景,探索海洋碳汇交易实践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14

      特别是以拍卖形式对蓝碳交易进行探索,为渔业碳汇交易的“中国方案”探路,对中国蓝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意义。探索多元化渠道支持海洋碳汇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更为激活蓝色海洋经济提供先行路径。

      来源:椒江发布2023-11-02

      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的背景下,全球蓝碳交易日益活跃,主要集中在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三大类滨海生态系统中。...“我们将对进行蓝碳交易的企业贷款进行增信,足额满足企业经营需求,最高可达5000万元,并在贷款利率方面,结合海洋蓝碳应用情况,给予最高同等利率5折的优惠,最低至lpr贷款利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23

      蓝碳交易方面,浙江、江苏多地也陆续启动。其中,江苏盐城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首批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926吨。...多地先后提出蓝碳先行方案或建设蓝碳交易市场,推进建立蓝碳投融资相关制度和机制,大力支持蓝碳项目开发。这意味着蓝碳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和接受,我国蓝碳发展进入新时期。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9-18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15日,广西首宗“蓝碳”(海洋碳汇)交易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挂牌成交。...此宗交易快速利用既有交易资质、交易系统、制度体系和服务团队,探索搭建立足广西、联通全国、面向东盟的海洋碳汇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为逐步建立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3-08-10

      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积极推进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碳汇交易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蓝色碳汇保险补偿机制,深入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等重要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助力我市蓝碳交易高质量发展

      来源:浙江自然资源2023-06-12

      活动现场,举行了浙江省首单红树林蓝碳交易签约仪式,交易的红树林位于苍南县沿浦湾,交易面积31.4公顷,交易总量为2016年至2026年间的十年碳汇总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4-11

      今年2月,中国首单“蓝碳”拍卖在浙江宁波成交,蓝碳交易蓝碳经济发展前景广为看好。“双碳”驱动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已建立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来源:海南生态环境2023-04-10

      据了解,项目聚焦国家“双碳”目标,依托万宁小海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进行碳汇项目开发,对于我省深入开展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蓝碳交易和红树林保护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项目是首个使用我省自主研发的蓝碳方法学开发的红树林碳汇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审查。

      来源:中国环境2023-03-09

      2021年6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签署,这标志着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正式完成,红树林逐渐成为湛江市绿色经济发展的沃土。...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说:“广东省持续在产业排放标准、排放权交易机制、领跑者制度等方面守正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生态环保服务支撑。”

      “海碳中心”来了!

      来源: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2023-03-07

      海碳中心将以海洋蓝色碳汇项目开发为抓手,强化与国际主流机构合作,探索制定可在全球推广的海洋碳汇模式与标准体系,开发国际认可的蓝碳信用产品,制订符合我国产业特点的跨境交易规则体系,与各类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来源:环球零碳2023-03-02

      2022年5月,福建、海南也相继完成首例双壳贝类碳汇交易项目和首单蓝碳生态产品价值签约,在探索蓝碳交易实践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东、福建、海南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交易实践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1年,广东湛江依照国际核证减排量(vcs)标准完成中国首个红树林蓝碳交易项目开发。

      来源:象山发布2023-03-01

      此次蓝碳交易首次以拍卖的方式开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月28日下午,全国首单蓝碳拍卖在象山完成。浙江易锻精密有限公司以每吨106元的价格竞得。这单交易的成功也为象山渔业碳汇产业发展开启了全新路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2-20

      “山东省还积极探索了区域碳普惠机制,建设蓝碳交易平台,推动海洋碳汇由资源向资产转化,创新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发展模式和途径,这些现有的先行经验与方案都值得其他沿海省市推广、借鉴和复制。”...据了解,我国有着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全国海岸带范围内广泛分布着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碳汇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碳汇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全国首单!象山将拍卖“<mark>蓝碳</mark>”

      来源:象山发布2023-02-14

      蓝碳交易包括开发、测算、登记,促进海洋碳汇转化为碳交易产品,是落实国家有关碳排放和碳交易政策安排的具体行动。...蓝碳交易工作作为发展新领域,目前主要集中在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承认的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即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渔业碳汇与经济和民生高度相关,也作为重要议题逐渐受关注。

      上海市贯彻国家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在电力领域和崇明区开展碳计量实践试点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3-01-12

      加强计量测试技术在碳足迹、碳标签、碳交易中的应用,开展碳排放计量审查和能效、水效标识产品监督检查。...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上海),研制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计量标准,开展碳排放因子测算、蓝碳测算、碳排放城市时空反演等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