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项目正文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运

2013-06-07 10:0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关键词:红沿河核电站CPR1000中广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今天(7日)宣布,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试验,经辽宁省电力公司确认合格,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红沿河核电站成为我国第五个、东北首个投入商运的核电基地。据测算,一期1号机组日发电量达2400万千瓦时,可满足大连市四分之一的用电需求。随着该机组商运,辽宁省清洁能源比例由18.44%提高到20.83%。

建设中的红沿河核电站(人民日报)

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采用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四台单机容量为111.8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总投资535亿元。一期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充分验证了我国已具备对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实施持续改进的能力。该机组采用的18个月换料、高燃耗下仍能保持良好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的先进燃料组件以及汽轮机布置3个低压缸等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机组的安全经济性。为避免高寒地区海冰堵塞取水口,红沿河核电站在国内首次开展核电站海冰监测,保证核电站冷却水的安全性。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根据国家民用核设施安全大检查的结论,红沿河核电站按计划完成了全部安全改进项目,进一步提高机组应对极端灾害叠加的能力和安全水平。为便于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红沿河核电站商运后生产运行情况,红沿河公司还在官方网站开辟了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公众可随时查阅红沿河电站周边环境监测数据和电站安全运行情况。

红沿河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超过300亿千瓦时,相当于2012年辽宁省社会用电总量的1/6,大连市社会用电总量的104%,可大大改善大连市和辽宁省环境质量。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一期4台机组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1000万吨,相当于大连港一年的煤炭吞吐量;减排二氧化碳2400万吨、二氧化硫23万吨、氮氧化物15万吨,环保效应相当于长白山森林面的三分之一或大连市新增森林面积6.6万公顷(占大连森林面积的14%),对优化辽宁省能源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广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红沿河核电站查看更多>CPR1000查看更多>中广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