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人物正文

苏思樵——掌门人的风能哲学

2013-06-13 14:36来源:《能源评论》王飞关键词:风能风电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能定价是另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苏思樵说,有些人觉得成本高,电价一定偏高,有些人则恰恰持相反观点。“之所以有这样完全相反的认识,是因为人们对风能,对风电还不是很了解,完全没有考虑规模经济的因素——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高,可是生产一千辆,一万辆呢?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在中国,国企与民企的竞争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到底是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这在中国舆论中几乎是一个讨论不休的话题。中国国家能源局今年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全国有50多家企业旗下的1300多个项目公司参与风电投资,其中81%是国企。苏思樵的看法是,“开发主体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开发主体上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论由谁开发,不论以何种方式开发,必须首先要实现组织化运营,没有组织化就是一盘散沙,再好的风能资源也利用不好。我之前去过印度,印度的风能储备也是不错的,但给我的感觉是很乱,利用效率很低。我认为现在国有和非公一同参与风电开发很好,因为这样才能激发竞争,市场才能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风能的开发必须讲求规模效应,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即便全部放开,所有公司一拥而上,那么结局很有可能是大家都得不到好处。”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对中国政府在风能开发中采取的谨慎态度表示认可,觉得这是一个有利于保持风能组织化开发的政策态度。

苏思樵觉得,中国现在的风电开发起点很好,时代不错,因为“后进生”总能从“优等生”那里学习经验和技术。“从开发主体的角度说,国有经济要扛起这个重担,非公经济要积极跟进,积极参与,尤其是要做好基层风电和风电衍生产业开发,这样才能把宏观开发和微观经营很好的结合起来。”在他看来,新能源开发需要一个过程,包括政府、民众、开发商对新能源的认知度,具体的开发模式和分成机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机制等都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甚至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这都需要大家不断摸索。

近年来,中国对能源安全越来越重视,并且逐渐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能源安全问题,苏思樵觉得很容易理解。“不仅中国这样,美国也这样,我相信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会这样。”中国现在的对外石油依存度非常高,政府专门修建了十几个战略储油库,这样一来,即使亚太地区形势突变,甚至进入战时状态,中国也不会因为本国石油匮乏受制于人。“有些人不希望中国搞风能开发,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的风能发展起来,中国就会如虎添翼,那就更加是‘中国威胁’了。但我认为这个观点非常可笑。风能只是新能源的一部分,而新能源短期内不可能动爷石能源的绝对主体地位,有谁听说过依靠风能就能增强国防的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能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