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人物正文

苏思樵——掌门人的风能哲学

2013-06-13 14:36来源:《能源评论》王飞关键词:风能风电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当下的中国,很多人习惯于将发展中的问题与体制挂钩。只要一出现问题,就要拿体制是问。中国的发展自然有中国的问题,但正如对经合组织国家风能政策的不信任一样,苏思樵对中国的担心依然在于官方的政策。简单地说,要看官员怎么认识风电,怎么发展风电。苏思樵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这不是一个体制问题,或者说这不完全是体制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对风电的认识还不够,用中国政府报告中的常用语,就是还‘有待提高’”。《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年白皮书》中给核电的定义是“积极”“高效”,但在谈及风能时用的是“有效发展”。

因此,在苏思樵看来,所谓体制问题,更像是一个政策问题,或者是一个经济利益问题。“我认为中国的能源体制没有根本性的问题,目前主要的任务还是‘微调’,要改革一些不适应能源发展的政策和做法。就风电而言,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要现有的能源体系接纳这个新生力量,给它一个合理的位置。”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了。

有意思的是,苏思樵2010年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有意无意地称赞过中国的“体制”。当时他批评美国在风能方面的政策变化太快,因为国会每年都要审定一定政策,最长也不过三年左右。虽然强调自己无意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但他还是指出,中国领导人每五年调整一次政策,这段时间足以保证风能政策的稳定性。他说,中国的风能事业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清晰的表达和政策执行上的果断。关键在于,他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而且动作非常非常快”。

虽赞誉有之,苏思樵在一些诚同样直言不讳地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风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春天,苏思樵在批评美国电网建设能力方面的不足后,在秋天他主持发布的一份报告则指出,由于政府在风电厂与输电线路规划方面的不配套,电网建设客观上也开始成为制约中国风能发展的主要障碍。

2012年下半年,这一问题在中国更为突出。与此同时,美国则由于税收方面的原因拖住了风能发展的脚步,欧洲则以有史以来最低的碳排放价格打消了不少企业减缓排放的动力。

建言风电“后进生”

苏思樵对中国政府在风能政策上的果断多次表示敬佩,认为“中国发展风能的潜力是很大的,应该说巨大”。 不过,他也发现,有些因素阻碍了中国风能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前期投入的问题。“不少地区其实完全有发展新能源的能力,他们也认识到新能源对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的巨大作用,但一谈到前期投入,可能就要犹豫了。”即便是在美国,参众两院围绕“风能优先,还是化石能源优先”的问题争论不休,“简直就像一出闹剧。他们为什么要吵?原因只有一个,发展风能势必要挤占既有的化石能源布局。那么石油也好,页岩气也好,都会出来阻挠。”苏思樵觉得他们目光短浅,看不到风能投资胸报大的发展前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能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