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电公关风暴

2013-09-09 14:08来源:《能源》 记者 张慧关键词:核电发展核电站中广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得不公关

徐玉明告诉记者,核电公司之所以在今年频繁、主动接触公众,一个大背景是,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公众对于对核电的担忧并未消除,对新建核电项目的忧虑加重,此外,目前国家的很多重大工程,例如PX项目,都受到了群众的反对。

2013年7月13日,广东省江门鹤山市市长伍宇雄对外表示,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项目自7月4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公示以来,受到较多群众反对,鹤山市政府尊重群众意见,决定该项目不予申请立项。

一时间,“江门核燃料事件”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是中国核电历史上,因群众反对,而搁置的另一个核电项目。

事实上,近年来,核电项目在官方层面已经批复,但由于与群众沟通不顺畅等原因,最终致使项目暂缓或废除的事件,不在少数。

2012年,广西西江上游计划兴建广西桂东(平南)核电厂的消息,也引起包括下游广东等地的强烈反对。当地的媒体及专家纷纷质疑该项目环评报告未纳入广东省、选址不符合水源保护区的法规等。

往前追溯,2006年5月24日,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有限公司筹建处在乳山揭牌,计划在乳山的一期工程将建设两台百万级核电机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乳山群众和网友们的反对和阻挠。最终,这个计划投入数百亿的核电项目被搁浅。

“核电项目建设容易引发邻避效应。”红沿河核电公司公关中心主任李丽娟告诉记者,“普通群众经常有这样的思维:核电可以建,但不要在我的身边建。”在这种心理下,一旦项目信息传播有误,或者企业与公众的沟通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引发群众的大规模反对,尤其是在当今通信如此发达的时代。

“越是信息不公开,民众觉得神秘,就越容易引起误会,以讹传讹。”红沿河核电公司安全质保部经理张义昌认为,“核电站让公众主动走进来了解,从心理上建立信任。”

而据一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福岛核危机已过去两年,中国核电建设也在逐步悄然起步,未来,我国还需大力发展核电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目前,企业频繁公众公关,也暗示了我国核电即将进一步发展,是为了今后核电的项目的起步做准备,减少新建核电项目的阻挠。”

公众对于核电站建设的质疑,反映出来的是对完全信息的需要。种种公关危机事件,都在提醒着中国的核电企业需要向公众敞开大门。但仅仅通过公众公关,核电企业是否就能顺利建设新项目,避免今后出现“邻避运动”?

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公众公关只是一种传播核电知识的手段,其缺陷在于并不能覆盖全部受众,如果处理不好,还会给公众带来反感心理。核电企业要获得公众的充分信任,最关键莫过于确保已有核设施的安全,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发展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中广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