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九大核电人物谈2014年核电(图)

2014-01-15 09:4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小堆内陆核电核电装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核电发展要打“经济牌”

中国核电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确立了它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地位、电网稳定安全的基荷保障地位、清洁能源零排放的环境友好地位。但是,对核电的经济性特点,公众还认识不够。

实际上,核电的经济性是很突出的。从它的经济模式上看,其特点与大型水电很相似:建设周期长,前期投资巨大,但投入运营之后,运营成本较低,运行周期长,因而其成功取决于安全、质量的保障,建设投资的控制,良好稳健的运营,稳定的外部电力市场和上网电价,以及投资的长期稳定性。比较其他发电形式,水电、核电运营后期的盈利能力较强,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大规模的燃料开采、运输,不排放污染和温室气体,对外部的依赖性和环境影响很小。

世界上400多台核电机组的电价在各个国家都是比较低的。如日本的核发电成本为9美分/KWh,比化石燃料发电成本12-16美分/KWh低很多;美国核电成本只有煤电的3/4,油电、气电的1/3;中国核电标杆上网电价(含税)为7美分(RMB0.43元),不超过核电厂所在地的煤电标杆电价,在广东更是低20%。另外,不同于煤电,核电的电价中包含了退役、中低放废物和乏燃料后处理等对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是全成本的电价模式,优势明显。而且,我国“大国重器”能力提高很快,具有比国外降低电站造价20-30%的能力。因此,中国核电发展不论对内对外,经济牌都是一张好牌。

不可否认的是,核电由于其安全标准提高,建设造价加大,单位运行成本已经从底部上升,今后的经济性受到挑战。因此,核电界应该重视经济性问题,从商业模式角度研究核电的建设、运营模式,重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如通过国产化、批量化、“走出去”突破规模瓶颈,以降低造价;延长折旧期到40-60年,专业化建设和运行、集中采购和库存,以降低运行成本;资本市场融资、产业链拓展以降低投资压力,等等。

安全、稳定、经济、环保,是核电界永恒的追求目标。核电的经济性将极大地推动其在全球的发展进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小堆查看更多>内陆核电查看更多>核电装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