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发改委公布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涉及风水火电规划

2014-08-05 11:4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燃煤机组风力发电抽水蓄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加强环境风险防控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协调统一、运转高效的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完成全省各级监测站、环境监察机构和环境风险应急机构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与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动,流域区域联防联控执法机制。全面建成主要河流跨界水质自动监测站、县城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环保数字化平台,全面监控污染源、产业园区污染排放和城乡环境质量。 加强环境风险预防与处置。建设环境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各级政府及部门、产业园区、工业企业、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源地汇水区和Ⅱ类及以上水体等环境敏感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预防、应急响应机制和后评估机制,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咨询团队,落实应急措施和物资,有效防范和遏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测应急体系,及时发布环境监测预警信息。

(五)培育生态文化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智慧,积极培育生态文化载体,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增强全社会资源环境意识,推动形成绿色消费模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思想。注重挖掘山水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进一步丰富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内涵,挖掘、传承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汲取前人生态智慧。 打造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传播效应,积极开展以宣传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学、影视、戏剧、书画、摄影、音乐、雕塑等多种艺术创作,宣传倡导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倡导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唤起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正义,使公众自觉承担生态责任和生态义务,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升。

2、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入手,制定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范,并以电视公益广告、漫画等形式在公共场所(候车站台、购物场、公交车等)及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世界水日、地球日、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环境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以广覆盖、慢渗透的方式逐步提高公众生态道德素养,使珍惜资源、保护生态成为全省人民的主流价值观。设立“贵州生态日”。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社区、机关、学校、军营、厂区等创建活动。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坚持生态文明教育从孩子抓起,全面推进大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活动。到2020年,全省省级中小学“绿色学校”达500所左右,绿色大学达20家左右。创建20个左右“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5个创新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5个国家级绿色学校。将花溪大学城建设成人才高地、科创基地和生态园地。

3、着力培育生态文化载体

实施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项目。建设一批生态博物馆,充分展示地方特色生态文化。重点建设以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村镇为载体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等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六枝特区梭戛苗族、花溪镇山布依族、雷山郎德苗族、黎平堂安侗族、三都水族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尽快建成湄潭茶文化、印江合水传统造纸、乌当渡寨等生态博物馆。在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保护较好、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典型特征和代表性的民族村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和村寨博物馆。

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结合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和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加强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积极将黔南水族文化、黔西南布依族文化、武陵山(黔东)苗族土家族文化、屯堡文化等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为国家级保护区。

4、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开展节约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鼓励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导文明节俭的婚丧嫁娶行为活动。 推动绿色出行。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网功能结构,增强连通性和可达性,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公交枢纽、专用车道、步行道、自行车道、休闲步道、人行过街等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轨道交通、BRT等公交设施支撑城市交通发展,加快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发展城市慢行系统,改善绿色出行条件。研究和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交通需求。

推广绿色建筑。以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示范小城镇为突破口,以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带动绿色建筑加快发展。建立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机制,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力争达到60%;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明显提高,建成4个以上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镇,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机组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抽水蓄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