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寄望替代能源 核电成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2014-12-26 16:50来源:中国工业报作者:司建楠关键词:核电替代能源核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关于核电项目重启的消息不绝于耳。特别是中美签署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承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此前的15%提高到20%左右。业内专家表示畏难“高”目标的同时对核电这一替代能源寄予了厚望。

谈及核电,离不开“安全”。在环保部11月初组织的核电话题专家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明确表示,核电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加快发展核电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现实有效途径。

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环保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说,我国各类设施安全受控,安全隐患整改成效明显,整体安全水平处于良好状态。他强调,核能作为目前惟一可大规模利用的替代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低碳转型 核电替代能力最强

在APEC会议期间,中美双方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根据声明,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与碳排放达到峰值相比,非化石能源占比(20%)目标可能实施难度会更大。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足够的替代能源来满足发展的需要。”他认为,非化石能源增长要依靠可再生能源与核电。

郭承站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目前过于依赖煤炭导致能源结构失衡,不仅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环境保护压力也逐渐加大,核能作为目前惟一可大规模利用的替代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从能源结构来看,目前我国水电接近饱和,未来需要重点发展以风力、太阳能、生物质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和核电。专家预计,到2030年,为达成目标,我国核电占比需要大幅增长至6%(2013年占比0.9%)。

潘自强院士认为,核电链是对环境影响极小的清洁能源,核电厂本身不排放SO2、PM等大气污染物,核电站流出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对周围居民的辐射照射一般都远低于当地的自然本底水平。核能属于低碳能源,一座百万千瓦电功率的核电厂和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万吨,是减排效应最大的能源之一。

按照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0%。“发展核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潘自强表示,核电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与其他能源相比,核能的即时死亡人数是最少的。核电的外部成本低,对煤电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和替代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投运和批准建设的核电厂均位于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而缺少常规能源资源。随着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对资源、能源及环境问题的制约,应当积极推进内陆核电站建设。”潘自强告诉记者,内陆核电与沿海核电没有本质差别,而且内陆核电站比沿海核电站有更严格的标准。在内陆建设核电站,不仅可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支持,而且可以减少这些地区酸雨强度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快发展核电也是我国华北、长江流域以及中南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治理PM2.5等大气雾霾的必要措施。

原标题:寄望替代能源 核电成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替代能源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