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曾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我国售电侧改革的启示

2015-01-21 08:58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曾鸣关键词:售电侧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上实践也进一步印证了梯诺尔和Joskow两位学者的观点:在售电侧完全竞争的体制有可能会比垄断体制更加无效;在竞争不完全时,独立售电公司也会延续以往传统垄断售电公司的定价机制,最终导致电价无法下降。那么,我国目前以售电市场放开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是否也会出现上述国家和地区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避免改革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

三、我国开展售电侧改革的若干思考

对于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让˙梯诺尔在其著作中已经有所阐述。电力由于其物理特性,与传统自由竞争的市场有很大差异,如果要形成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条件一: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要以相对完全、公开化的信息交互为基础。与普通商品交易市场不同,电力市场受到其“产供销”瞬间平衡的物理特性的影响,就目前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技术水平而言,市场上的信息流通和信息传递无法实现快速、流畅的传导,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供电商之间也都缺乏先进的信息交互手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不但无法形成竞争,反而容易造就售电公司的“结盟行为”,从而形成德州市场那样的“多极垄断”局面。因此,要实现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及时、流畅的信息交互是首要前提。

条件二:交易费用不能阻碍用户对电价做出及时响应。电价是电力市场中最重要的价格信号,而电价激励政策则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需求侧响应手段之一。如果市场中普遍存在交易费用,那么会降低用户对电价的敏感度,从而无法促使用户对电价变化做出及时响应,这必然会降低电力市场的运营效率,也使价格信号丧失其市场导向作用。因此要形成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交易费用应当比重很小,甚至为零。

从我国目前电力市场及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上述两个条件都不具备。那么,如果忽略了我国国情,在短期内推进售电侧的市场化改革,不仅无法实现改革的既定目标,还有可能增加新的问题,形成潜在风险。

潜在风险一:社会普遍服务缺失、居民生活用电成本上涨。长期以来为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准,我国一直对居民用电采取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低电价政策,并且通过交叉补贴政策使工业为居民、城市为农村和偏远地区用电提供电价保护。但售电侧放开后,如果相关制度设计不能解决好交叉补贴和普遍服务的问题,居民群体和农村地区用户的电价必然深受影响,而这类用户往往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国家和政府需要关注的对象。一方面,居民用户用电量小、电价低、用电随机性明显,对供电商要求较高和供电成本都相对较高。因此与大用户相比,居民用户的市场竞争力较差,商业化的售电公司一般不愿接受这类用户。而默认供电商由于失去了高电价群体和交叉补贴的支持,成本无法转嫁,则很有可能如同俄罗斯改革,引发居民电价飙升。另一方面,电力工业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共服务属性,需要履行社会普遍服务职能。售电市场化之后,市场主体都是以利益为驱动力的。中国边远落后地区的供电服务成本高、效益低,售电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肯定都不愿涉及这些地区。那么,由谁来履行社会普遍服务职能,又应该采用何种模式推行,都需要在为售电侧放开“叫好”的同时,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原标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我国售电侧改革的启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