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增量配电评论正文

倒逼改革 “隔墙售电”的价值不可低估

2024-05-27 08:36来源:电力法律观察作者:观茶君团队关键词:隔墙售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随着河南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吉林鼓励新能源消纳政策等多地相关措施的推出,关于隔墙售电的讨论又多了起来,其中不乏批评声。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法律观察”作者:观茶君团队)

横看成岭侧成峰。面对批评,观茶君觉得不妨换个思考角度: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想“隔墙售电”?

“隔墙售电”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时间宝贵,观茶君直接说自己的结论。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地方想“隔墙售电”?

观茶君觉得原因很单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缓解用户用不起电、发电发不出电的矛盾。

这一简单目的的背后,是人们无法理解的逻辑:

为什么用户的电价居高不下,而近在咫尺、一墙之隔的电站却在弃风弃光,甚至建成后无法上网?

面对新能源消纳难题,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市场化运作,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为什么就不行呢?

在国家政策明确鼓励新能源隔墙售电、直供电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出台具体措施有错吗?

宁可让发电资源闲置浪费,也不允许自由买卖,还不想让地方政府出台措施,是否意味着电力市场、电力体制本身出现了巨大问题?

甚至是,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出现了问题?

这些疑问,实际上暴露了人们对现行电力体制机制的不理解、不满意。

当然,针对上述疑问,批评者能给出很多理由说明隔墙售电的不合理性,甚至是危害性。

但观茶君觉得,难道人们的质疑就没有道理吗?

这些质疑,是不是恰恰就是现行电力体制存在的问题,恰恰需要深化改革予以解决呢?

观茶君反倒觉得,

暴露问题、倒逼改革,或许是隔墙售电的最大价值。

那么,

“隔墙售电”究竟暴露了哪些问题,具有什么样的独特价值呢?

新一轮电改快10年了,成绩多多,暴露的问题也不少。隔墙售电,恰恰是一个切开的创口,让人们一窥深处的问题,并引发对解决思路的思考。

比如,

隔墙售电未承担交叉补贴、比其他用户多享受了额外利益,是批评理由之一。

这个理由确实有道理,但问题是,需要承担多少交叉补贴,具体标准是多少呢?

这一问题的背后是一个被忽略的事实。由“暗补”变“明补”是2015年中央电改9号文对交叉补贴的基本要求,可遗憾的是,尽管已经进入第三个输配电价监管周期,但交叉补贴标准依然未见公布。

神秘的交叉补贴依然是一笔糊涂账。让隔墙售电怎么承担?

隔墙售电承担的过网费过低,不足以弥补电网投资,导致电网企业收益下降乃至亏损,也是常见的批评理由。

确实,根据政策,隔墙售电用户不缴纳上一级电压等级电网的输配电价,只承担所使用的电压等级电网的输配电价,每千瓦时的电价可能只有1.5分到5分钱。这么低的过网费与配电投资不匹配。

但是,另一个事实是:

这种模式,不正是现行增量配电网广泛采用的“价差模式”么?增量配电网不就是每千瓦时收1.5分到5分钱的过网费吗?

同样的价格标准,用在增量配电网上公平、合理,用在大电网就不公平、不合理了?

大网吃亏有人问,配网不公谁人知?

观茶君跟很多人一样想不通。

对隔墙售电过网费的批评,恰恰实锤了观茶君和很多人一再指出的:

现行输配电价结构不合理。

具体就是: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网投资少,但分得的输配电价高,收益高;低电压等级的配电网投资大,但分得的输配电价低,收益低。

比较典型的说法,输电网与配电网的投资是3:7,收益是7:3。

(参见:加快理顺输配电价结构,清除实现“双碳”目标的绊脚石

增量配电价格“八大怪”)

还有一种批评,认为电网投资是按照用户最大负荷设计的,隔墙售电的增加会导致通过电网购买的电量减少,从而减少电网的投资收益,为了保障电网投资收益,最后让未隔墙售电的用户买单导致不公。

对于这种观点,观茶君有想不明白的地方:

如果配网的输配电价是合理的,电网企业通过收取隔墙售电的过网费不同样可以回收投资么?

在风电光伏等分布式发电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原有的电网规划理念、电网投资回收模式是否必须调整呢?

新形势新变化与原有电网规划投资模式之间,谁应当适应谁?是不是应该优化调整、“双向奔赴”新型电力系统呢?

坦白说,观茶君觉得对隔墙售电的很多批评都具有合理性,但当前坚定地推进隔墙售电试点有望倒逼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对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前述交叉补贴问题、输配电价结构不合理问题,早就被中央文件列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了,但一直推进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究其原因,与有关部门执行中央改革政策不坚决不彻底、既得利益者不愿改变现状有直接关系。

隔墙售电,就是要暴露问题,让这部分主体利益受损,意识到不尽快优化输配电价结构、不把交叉补贴由“暗补”改为“明补”,就会“吃大亏”,从而逼迫“吃亏”的主体积极行动起来,尽快落实中央要求。

同时,对隔墙售电的讨论以及所暴露的问题,也必将引发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更多思考,为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打下良好基础。

诚如斯,则观茶君觉得善莫大焉,利远大于弊。

电改非易事,且行且观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隔墙售电查看更多>源网荷储一体化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