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评论正文

【探究】“弃风限电”死结在哪?

2015-03-11 08:33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张子瑞关键词:弃风限电风电并网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虽然去年弃风率达近年来最低,但根本性障碍仍未消除。

根据国家能源局不久前公布的2014年风电产业监测情况,2014年弃风限电情况加快好转,全国风电平均弃风率8%,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弃风率达近年来最低值。全国除新疆地区外,弃风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然而,这一数据是否表明“弃风”这一顽疾已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还是仅仅是由于“小风年”所导致的偶发性结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瑞兆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弃风率下降与小风年关系并不大,最主要原因还是配套电网的建设成果开始逐步显现,对风电的输送能力得以增强等主动性措施发挥了作用。”在他看来,从长远而言,弃风率下降是必然趋势。

多举措遏制“弃风”

朱瑞兆告诉记者,“弃风”现象从2010年左右开始显现,2012年达到高峰,当年弃风率高达17%,此后开始逐年下降。

根据公开的数据,整个2013年,我国有多达162亿千瓦时风电因无法并网外送或当地消纳有限而被迫白白放弃,约占风力发电总量的一成。

为缓解这一状况,国家能源局曾于2014年上半年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2014年风电并网消纳工作的通知》。

“不能说去年弃风率下降与小风年一点关系没有,但关系不大。从严格意义上讲,小风年主要指的是北方,即以北风为主的地区,而中南地区以南风为主导风向,理论上发电量并没有减少。”朱瑞兆表示。

朱瑞兆认为,风电“弃风”状况好转得益于几方面措施:一是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报机制的建立;二是配套电网设施建设的加快;三是实现了就近消纳;四是加强了中南、沿海等地区的风电开发。

风电与常规电源不同,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风电场接入电网使电力运行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对电网的供电质量产生影响。风电的大规模发展,给风电丰富地区的电网调度和电力市场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朱瑞兆告诉记者,对风电场输出功率进行预测是应对大规模风电对电网功率平衡挑战的一个重要手段。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报服务可以为电力部门调度上网电力资源提供重要依据,能有效减轻风电对电网的影响,提高风能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风电场的运行效益,促进风电健康发展。目前,并网风电场都必须按规定建立起风电功率预报体系,这对于减轻“弃风”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原标题:“弃风限电”死结在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弃风限电查看更多>风电并网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