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价评论正文

对当前输配电价改革观点和要点的综述

2016-04-25 07:58来源:重庆能源评论作者:世兴关键词:输配电价电网企业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家秋君指出,当输配电价的成本核定出来后,要除以输送电量做为单位电度单价,难点之一就是社会用电量的趋势性变化。电改文件中未予明确基础电费的收取原理和计算原则,做好这个将大大有利于工业用户的电费成本降低。特高压等跨省输送线路成本不但决定了西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也决定了东部地区现存装机的电价水平。

(二)平衡账户

输配电价监管周期内,电网输配电实际收入和准许收入之间的差额,通过设立平衡账户进行调节。

(三)激励性机制

在输配电价设计机制方面,对于成本加成管制方法的不足,郑新业教授提出了纳入激励性机制。“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模式可保证电网有效的投资在输配电价中得以回收,保障了电网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而由于电力生产或输配企业与电力价格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电力成本核算和监审面临重大挑战。从国际经验看,成本加成定价法下,电力企业会有过度投资的动机,也会产生上下游利益输送等问题。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开展输配电成本激励性监管试点。如规定电网输配电成本或价格,每年降低X%,连续降低若干年;探索实行各区域、省级电网间“对标”管理,以监管试点为标杆制定“领跑者”输配电价标准,以进一步强化电网企业成本约束,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

四、监管步伐不允许慢于改革的速度

价格司电价处负责人在采访中指出,因为没有很好的监管制度,过去管得很粗放,现在要严格监管中间环节,这一过程会面临很多挑战和矛盾。从现在的直接定价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是最大的挑战,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专家秋君认为输配电价监管的难点在于监管工作的成本和挑战。有效监管是保证输配电价机制长期有效运行的基础。未来数年仍是电网资本性投入维持较高水平的时期,这将带来的有效资产,运营费用,全社会用电量等核心参数的变化,参考国外三年一个监管周期的做法显然无法满足监管这种短期内较多变化的需要。同时输配电价不宜频繁变化,这就需要核定价格时有能力保持预见性的相对准确。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通过有效监管从根本上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为此,他的建议是,监管工作的步伐已不允许慢于改革速度。电价公式的各参数的制定,电网运行信息的披露,输配电价的分离,监管人员的专业化,事前监管与事后调整等等都是国外监管实践中的有效方法。

郑新业教授指出,建立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下一步的方向和着力点是要切实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探索符合实际的监管手段,建立对电网企业成本和投资监管的体制机制。确保监审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避免“管制俘虏”。加强输配电监管能力建设不应片面强调简政放权,“管住中间”要求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的有效监管。没有人力定期、高强度监管,被监管对象可能就会不遵守规定,市场效率、改革红利就难以实现;在输配电价试点过程中,应注重与监管需求相匹配的监管能力建设,在监管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统筹考虑,确保电力监管机构立场的中立性。结合美国加州、德州电力市场监管经验,我国也应扩充输配电监管队伍的规模,优化监管机构的人员结构,提高电力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延伸阅读:

首批节约55.6亿元 输配电改革二批试点启动 电价市场化想象空间有多大?

2017年输配电价改革或将覆盖全国 电价会降吗?

原标题:对当前输配电价改革观点和要点的综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配电价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