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贵州十三五规划:优化发展煤电 建设一批火电、水电、风电项目(全文)

2016-04-29 08:1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贵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十一章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

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加强能源合作,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建成国家能源基地。

第一节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加快发展风电,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风电开发,加快适用于贵州高原山区风电机组的研发,积极推广低风速风机,加大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建成毕节2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六盘水、黔南、黔东南、遵义1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积极发展光伏电站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毕节、六盘水、黔西南等地建设光伏发电站。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垃圾发电厂。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积极推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页岩气、煤层气勘查开发利用,重点建设正安-习水页岩气勘查开发项目,打造黔北页岩气开发基地;重点建设盘江矿区、织纳矿区及黔北矿区煤层气勘查开发示范项目,打造三大煤层气开发基地。大力推进地热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开发贵阳、安顺、遵义等地浅层地温能,开展中深层地热能资源勘查。

第二节加快推进传统能源转型升级

集约发展煤炭工业,提高煤炭开采机械化率和资源回收率,大力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煤电一体化,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行业脱困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煤电机组的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低排放改造。按照节能、节水和环保要求,科学推进煤电基地化、一体化发展。深度开发水电,对有条件的水电站实施扩能改造升级,在乌江、红水河等流域规划布局抽水蓄能电站。

第三节积极优化能源空间布局

优化煤电化基地、新能源开发利用基地、页岩气及煤层气勘探开发基地建设,形成“一带三区一中心”的能源空间布局。加快建设毕水兴能源产业聚集带,建成一批能源开发示范基地;积极建设黔北页岩气及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区,黔东页岩气、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黔南、黔东南风电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三区”,重点发展煤炭深加工、页岩气及煤层气勘探开发、风能开发;打造贵阳能源交易中心。

第二十二章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产业

积极研发推广节能低碳建造工艺、技术,开发生产新型建材和绿色装饰材料,促进建筑业与建材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筑建材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第一节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

积极开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和生态城市建设所需的材料和制品。结合建筑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建材部品化发展。充分利用大宗矿产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用砖和煤基新材料。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石材加工业转移,有序发展石材深加工产业,着力构筑特色产品体系,积极开发建筑装饰板材、异型加工、石雕石刻、市政工程用产品,打造“贵州石材”品牌,重点在安顺、铜仁、黔南等地建设石材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建材产业与商贸会展、设计咨询、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融合发展。

第二节大力发展新型建筑业

发展绿色建筑和推广应用新型建材产品,提升建筑垃圾等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比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构件预制化和装配式施工生产模式,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大力发展部品生产新型建筑业企业,推进部品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推动建筑现代化。培育建筑业龙头企业,扶持企业“走出去”发展。推行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鼓励有实力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严格落实五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加大建筑动态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第二十三章积极培育发展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发展生物、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第一节大力发展生物产业

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巩固壮大中药、民族药,做大苗药,培育发展生物制药,加快发展化学药,拓展新医药衍生产业,提升发展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积极发展生物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在特色农作物、特优畜禽、珍稀水产品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积极发展生物兽药及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形成一批生物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物制造产业,以培育生物基材料、发展生物化工产业和做强现代发酵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酶工程、发酵工程技术和装备创新。

第二节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铝、钛、锰、镁、锌等金属高性能合金材料和超微细功能粉体、功能陶瓷、防辐射、耐火、隔热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大力发展新型化工材料、聚合物材料和锂离子电池、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等新能源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元器件关键材料、新型电路基材、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打造一批新材料领域的品牌产品,大力培育发展以新材料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形成贵阳市、遵义市、贵安新区等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区域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第三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高效节能产业,重点发展高效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高效燃烧及换热系统、余热余压利用及传热系统等节能技术、产品、装备、核心材料、零部件。培育先进环保产业,重点加快污水垃圾处理、污泥处置、细微粉尘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持久性有机物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治理、除尘纤维及滤料、高效膜材料、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装备。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进粉煤灰、磷石膏、建筑废弃物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推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电池等再生资源利用和聚集发展。提升固废、再生资源资源化、循环化利用技术装备水平。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聚集发展平台建设。

第二十四章着力提高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

加快建设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功能园区,强化产业集聚配套,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一节着力提升壮大产业园区

深入推进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根据发展条件和潜力,按照做大做强一批、整合优化一批、调整转型一批的思路,实施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工程。加快发展产业园区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成配套,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企业集群,进一步引导要素资源向国家级、省级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汇聚,加快建成小河-孟关、仁怀-习水等千亿级龙头园区。推动相邻的产业园区整合,或以“一区多园”模式托管产业园区,实现资源共享、配置优化,促进园区创新发展。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工业园区,因地制宜实行“退二进三”或“退二还一”。到2020年,新增2个千亿级产业园区。

第二节加快培育壮大企业主体

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大数据、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高端引进100户以上国内外500强企业,落地生成一批重大项目。聚焦煤炭、电力、烟酒、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建材、食品等领域,从规上企业中选择1000户技术工艺落后、生产设备落后、产品有市场、发展有潜力的企业,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改造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发挥资本、品牌、营销网络、研发等优势,采取联合、收购、兼并、控股等方式,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结构的合作重组,加快做大做强。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生成一大批小微企业,培育孵化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增5万户以上企业市场主体,其中新增规上企业3000户以上。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向外发展的市场空间和资源空间。聚焦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存在的企业、以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让“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第六篇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业,加快推进公园省建设

充分发挥我省独特山地自然景观、多彩民族文化、良好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大力创新山地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以“多彩贵州˙山地公园”为品牌的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建成山地旅游大省。

第二十五章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第一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城际铁路等快速大交通的骨干支撑作用,着力完善全省旅游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城市与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及交通枢纽的快速联络线建设,实施一批旅游交通环线、旅游专线公路及断头路建设项目,在有条件的景区规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提高旅游的通达性和可进入性。结合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大力改善乡村旅游交通条件。加大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厕、停车场、环卫、消防等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改善旅游景区基础条件。

第二节加快构建交通旅游服务体系

实施《贵州省高速交通旅游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交通路网服务、交通便捷服务、交通特色产品、旅游信息服务、交通服务保障五大综合交通旅游服务体系。优化提升旅游交通服务设施,重点建设旅游交通服务“十大工程”,建设完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标识标牌等设施,拓展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和一批汽车旅馆,积极打造精品自驾车旅游线路。完善汽车租赁网点,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小火车和索道设施。加强交通旅游信息平台建设。

第三节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电子商务、汽车营地、医疗救助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推进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延伸至省内各主要旅游集散地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网络。围绕重要景区景点,完善医疗卫生、金融服务、互联网等旅游便民服务设施建设。规范完善旅游公共标识系统。加快旅游酒店及住宿设施建设,促进高端酒店品牌化、度假酒店主题化、经济型酒店连锁化、乡村客栈标准化,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构建高效的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

第二十六章加快构建多元化的山地旅游产品体系

实施旅游精品带动工程,大力发展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加快构建山地旅游特色产品体系,全面提升山地旅游发展水平,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

第一节积极发展独具特色的山地旅游产品

推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以世界山地旅游大会、全省旅发大会、100个旅游景区为平台,着力发展复合型山地旅游产品,形成与公园省相适应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重点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加快发展自然景观游、生态旅游、避暑休闲、温泉度假、健康养生、山地户外运动、汽车露营、探险等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地质公园等科普资源,加快发展科普旅游产品。依托文化遗产、古城古镇及重点旅游城市,重点开发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城镇旅游等产品,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休闲娱乐中心。围绕工业化发展,积极开发工业观光、产品制造体验、创意产业旅游、科普体验、“三线”文化博览等工业旅游产品。结合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旅游产品。

第二节加快山地旅游精品景区建设

突出精品景区龙头带动和品牌建设作用,打造一批国际水准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旅游精品,积极创建国家公园。着力改造提升黄果树-龙宫、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台山、梵净山、织金洞、马岭河-万峰林、百里杜鹃等山地精品景区和雷山西江苗寨、黎平肇兴侗寨、三都万户水寨等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加快完善荔波樟江、威宁草海、氵舞阳河、万峰湖、花溪十里河滩等山地水体景区功能,加快建设平塘大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景区和惠水燕子洞亚太国际地理标志公园。到2020年,建成4A级以上旅游景区100个以上,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文化旅游产业园区10个以上。

第三节推进山地旅游精品线路建设

加快构建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山地旅游精品线路,串联带动精品景区、旅游城市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形成覆盖全省、连通内外的全域化旅游格局。提升完善资源独特、主题突出的省内经典旅游线路,重点打造黎平-从江-三都-荔波-平塘-罗甸-安龙-兴义“八百里黔山”等9条山地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快速交通体系,打造昆明-曲靖-安顺-贵阳-都匀-三都-荔波-从江-三江-桂林-阳朔-贺州-肇庆-广州等5条跨省区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打造香港-广州-桂林-贵阳-安顺-六盘水-昆明-曼谷的世界级跨境黄金旅游线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贵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