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争议】关于三峡 不能不清楚的15个重要史实和事实

2016-07-11 17:34来源:能源杂志作者:王亦楠关键词:三峡工程水力发电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水库寿命:“长江三峡”不是“黄河三门峡”的再版,三峡水库可长期使用。黄河三门峡水库建成不久即出现水库泥沙问题,广受社会舆论责难,尔后工程进行改建。有人提出长江三峡也会有同样严重问题,甚至断言“长江会变成黄河、三峡水库会变成泥库、重庆会成为死港、长江会断航”从而认为“三峡工程不可建”。

早在1959年,“水库调度和泥沙淤积”就被列为三峡工程的17个重大科技问题之一。其实,长江的水沙关系与黄河截然不同:三峡年来水量高达4500亿立方米(是三门峡的15倍),而泥沙量却仅约5亿吨(不到三门峡的1/3)。根据泥沙集中在汛期输移的特点,只要在调度上坚持汛期降低水库水位泄洪排沙,就能够保留有效库容长期使用。这在丹江口水库近50年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证明,三峡竣工后的实测资料也证明比设计预期还要好。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多年平均泥沙量为2.18亿立方米,仅为建成前多年平均值的48%。这一是得益于长江中上游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一系列环保措施,二是得益于2012、2013年建成的上游向家坝、溪洛渡两大水电站,即使有“卵石”,也不会流入三峡水库。

8、工程防护:采用“最抗炸”的坝型设计,充分考虑了化爆、核爆攻击的最严重后果。“抵御军事打击、防止恐怖分子破坏”是三峡大坝从设计之初就提上日程的重要安全因素,即绝不能让三峡大坝成为国防安全的软肋!1958年周恩来总理就指示解放军总参谋部负责三峡大坝的工程防护研究,从1959~1988年的30年里,军方和工程部门针对化爆命中和核爆命中、满库时1000米和400米全线溃坝、建筑物强化结构设计等做了大量模型试验,确定了可行方案。三峡大坝采用“最抗炸”的混凝土重力坝(三角形大断面,坝有多高坝底就有多宽),即使防不胜防发生了最严重的情况——核弹直接命中大坝,其后果也只是把大坝炸出一个百米宽的缺口,而不会发生垮坝、溃坝的毁灭性灾害。

9、地质灾害:世界地质构造学权威、奥地利专家缪勒指出“上帝给了中国人一个极好坝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三峡工程地质勘测就对不同地形、地质、坝区、坝段做深入研究比选,积累了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三峡坝址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完整花岗岩基础上,地质构造是西翼在重庆、东翼在湖北的大背斜,属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是地质最稳定地区。对最靠近它的断层的长期观测结果是1840次地震,最大震级未超过四级,只有一次大到三级。地质地震勘测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最高震级不会超过5.1级。

三峡工程专门设立了地震台网以监测建坝前后的地震活动。实测资料表明,三峡蓄水后共发生地质灾害378起,主要是滑坡崩塌,是蓄水初期水位波动导致的新库岸的再造稳定过程,即蓄水只是将库岸附近潜在的滑坡体都释放出来,而非“制造或增加”了滑坡灾害。在三峡建坝以前,地质勘测研究早就注意到了秭归新滩、云阳鸡扒子等古滑坡体的存在,虽然总体积很大,但整体蠕动下滑速度很慢,每年约几厘米,几百年发生一次较大规模坍塌,滑到水库数量一般几十万立方米。三峡建坝后水位提高了100多米,不会影响航运和大坝安全。三峡水库也不会发生广东新丰江水库那样的“诱发地震”,因为地震的根本原因并非蓄水,而是新丰江水库正处于东江大断裂上。。

四、实践证明:三峡工程发挥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是,要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仅靠一个三峡工程并不能“包揽一切”,还需建设更多的控制性水库工程。

10、防洪效益:使江汉平原最薄弱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原来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三峡工程第一要务是防洪,水库正常高水位175米时,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拦蓄宜昌以上的洪水。三峡水库已数十次进行防洪调度、成功拦洪错峰,多次经受了比1998年更大规模洪水的考验,比如2012年7月24日把最大洪峰流量从71200立方米/秒削减到45800立方米/秒,当晚武汉市民在江滩闲庭信步,与1998年如天壤之别。三峡工程对保障荆江河段安全、使广褒富饶的江汉平原和沿岸1500万人远离洪水威胁发挥了重大作用。

11、航运效益:三峡工程使“自古川江不夜航”成为历史,真正成为“黄金水道”。三峡水库蓄水前,川江航道不少江段还需人力拉纤,且搁浅、触礁、翻船等事故多发,过川江就如同过“鬼门关”。三峡蓄水后,重庆至宜昌660余公里的航道和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大大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由武汉直达重庆,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级提高到5000万吨级,大型客轮可昼夜双向航行,每千吨公里油耗下降60%以上,单位运输成本下降约40%,年均事故数量下降72%。2014年三峡船闸货运量达到历史最高值1.09亿吨,是三峡蓄水前该河段年最高货运量1800万吨的6倍。

12、发电效益:三峡水电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减排工程,是稳定全国电网的支撑电源。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2240万千瓦,在来水量正常的情况下,每年可提供近10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替代5000万吨的燃煤、约减排1亿吨CO2和150万吨SO2,是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当之无愧的“清洁能源主力军”,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上海、广东等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三峡枢纽使东西各1500公里、南北各1100公里范围内的全国电网连为一体,对稳定全国电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13、供水和补水效益:“枯水期补水”和“特枯年抗旱”,是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储备库。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三峡上游年均来水4500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393亿立方米,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库,每年都为长江中下游补水200多亿立方米以上,大大改善了枯水期尤其是特大旱情情况下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和通航条件。截至2014年三峡累计补水量115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市44年的用水总量或2.5亿人一年的用水总量。2014年2月三峡启动了建库以来首次“压咸潮”应急调度,有效应对了上海长江口水源地的咸潮入侵。

原标题:争议 | 关于三峡,不能不清楚的15个重要史实和事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工程查看更多>水力发电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