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江苏淮安十三五规划:建设大型高效环保煤电项目 推进天然气发电项目与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全文)

2016-07-18 08:1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江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十三五”期间,淮安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错综复杂,需要淮安在沉着应对中拓展新空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上升,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境外投资比例不断提高,这将给淮安发展带来本地要素流失、外来要素难聚等种种挑战。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催化作用日益彰显,为淮安实现新跨越、拓展新空间创造新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淮安在转型发展中探求新路径。“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成为主旋律,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既为淮安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形成了倒逼压力,需要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放到新常态“大逻辑”中来把握,在理念上作出创新性转变,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更多地以转型升级的“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好”与“快”。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需要淮安在主动融入中增创新优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密集实施,淮安与徐州、连云港、盐城等周边城市相比,现实区位条件并不占优,也不处于重大战略的核心区域,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撑相对较弱,这需要淮安抢抓区域发展格局重大调整和立体交通基础设施极大改善的机遇,加快“东融西拓,南联北接”,主动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势跨越,加速地区人口、资本、信息等要素集聚,为打造江苏新兴增长极增创新优势。

省委省政府更大力度推动苏北振兴,需要淮安在争取支持中激发新动力。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在苏北,省委省政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进一步加大对苏北振兴的支持力度,延续、完善和创新“一市一策”政策措施。同时,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城镇化“三圈一极”空间布局中,明确了淮安新兴增长极的城市定位。这些将有助于我市更好地争取个性化的政策支持,集聚关键资源要素,激发自身内生源动力,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交通支撑力、城市带动力、产业竞争力、文化引领力,到“十三五”末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

第三节 发展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经过多年持续高速发展,我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方面与省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淮安能否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决于未来五年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淮安必须坚持在跨越发展中,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坚持在转型升级中,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坚持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坚持在民生共享中,更加注重群众的获得感、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的决战期。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是淮安崛起江淮的必由之路,也是淮安重塑区域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十三五”期间,淮安需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充分发掘交通枢纽、绿色生态、文化吸引、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潜力和优势,精心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着力提升交通支撑力、城市带动力、产业竞争力、文化引领力,不断增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辐射力。

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期。苏南地区经过长期的工业化城镇化,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十三五”期间,随着东陇海线经济带、江北地区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区域竞争态势将更趋激烈,区域经济格局亦会重组,区域功能地位加速分化。淮安不临海、不靠江、不沿线,能否趋利避害、积极作为,是淮安抢占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淮安需借助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精神特质,精准施策、顺势而为,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相发展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为统揽,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淮安,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淮安篇章。

——必须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发展理念关乎发展成效、成败,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中央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局高度,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灵魂和谋篇“十三五”的主线,是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为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始终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以理念创新引领实践创新,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必须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落实好习总书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这一对淮安的个性化要求,是对“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这一总命题的直接呼应。“十三五”期间,将迎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以纪念周总理诞辰为契机,以总书记的嘱托为引领,可以更好地号召全市人民,将对总理的爱戴转化为谱写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淮安篇章的强大行动自觉和精神动力,更好地推动“四个全面”在淮安落地生根、持续突破,尽快展示建设好周总理家乡的象征意义。

——必须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为统揽。在全省城镇化“三圈一极”空间战略布局中,省委、省政府特别明确了淮安作为全省新兴增长极的城市定位。在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同时,按照带状拓展、极核提升的要求,全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开放发展引领区、沿运河城镇轴绿色发展示范区,使淮安成为全省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重要增长极,既是保持战略定力、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和有力抓手,也是建好周总理家乡、实现崛起江淮梦想的现实路径和实践要求。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统揽大局,作为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可以更好地推动广大干群强化责任担当,汇聚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坚定不移地走科学跨越发展之路,在建设新江苏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必须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淮安引领新常态“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的必由之路。实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增长,实现不含水分、群众公认、老百姓得实惠的全面小康,必须推动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换。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跨越发展全局中的首要地位,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淮安的时代要求和核心任务,必将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开辟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 发展战略

为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开放发展引领区、沿运河城镇轴绿色发展示范区“两区一中心”的建设,必须实施“六大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创新驱动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使之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引擎。坚持以创新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实践,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打造苏北自主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成果转化高地,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优势,大力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工业强市战略。牢固确立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围绕总量跨越、结构调优、水平提升的目标,以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为取向,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注重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四化同步”提升现代农业,打造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筑牢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根基。

开放引领战略。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东融西拓,南联北接,推动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向南向北全面对接,形成东西互济、南北互通、多向开放的新格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推动资本和企业优进优出,进一步打响淮台经济合作品牌,增创更多的开放发展优势。

全民创业战略。坚持把全民创业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崛起的源动力,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行动,进一步改善全民创业环境,激活全民创业热情,释放全民创业能量,实现市场主体大幅增长、淮商品牌影响显著提升。

城乡一体化战略。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多规合一”为引领,以中心城市极化辐射为带动,以“三集中”为基本路径,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实现生产力布局和城镇空间布局同步优化。

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惠民,着力推进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绿色化,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水平,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全体百姓共享蓝天绿水、青山净土,让未来发展更可持续。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积极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持续推进淮安科学跨越发展,打造增长极、建设枢纽城、创成文明市、全面达小康,共筑崛起梦。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上,对照江苏2013版全面小康新标准,着力补短补缺,确保小康建设覆盖所有领域、惠及全市人民,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上,全面提升交通支撑力、城市带动力、产业竞争力、文化引领力,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力争创成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为打造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4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9万元,年均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6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左右,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比2015年提高40%。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迈向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三次产业比例达9:43:48。工业总产值过万亿、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过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翻一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3%。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90%,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打造特色。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外贸进出口总额60亿美元左右,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占外资比重保持40%以上,新引进欧美日韩项目150个以上,新创成2-3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中心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心城市人口达180万,建成区面积达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63%、55%。

人民群众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0元,年均增长8%和8.5%左右。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提前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城乡就业创业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持续巩固,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空间管控能力显著提升。“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8%以内。受保护空间得到有效管控,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8.99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42.12万公顷,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稳定在21.14%左右。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下降38%。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色淮安建设深入推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2%。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达到省定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75%,PM2.5浓度下降20%,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6%以上。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基本普及,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进一步完善,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时期淮安精神广泛弘扬,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淮安的特色魅力进一步彰显。法治淮安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纲要》提出三大指标体系:一是“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21项,约束性指标27项。二是“十三五”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16项,约束性指标12项。三是“十三五”淮安市扶贫开发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5项,约束性指标4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江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