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浙江衢州十三五规划:投资千亿建设新能源工程 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全文)

2016-07-21 08:0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以生态文明建设夯实绿色崛起基石

按照“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战略上突出绿色崛起,制度上突出绿色创新,考核上突出绿色导向,空间上突出绿色布局,产业上突出绿色转型,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成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生态家园。

(一)持续实施生态基础设施工程。

水生态保护。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建立完善巩固治水成果的长效机制。统筹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水利设施。加快水源水库建设,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供给,推动实施衢州市应急备用水源、钱江源水库、高坪桥水库等项目,继续实施农民饮用水和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加强城乡污水管控,实施衢州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巨化污水处理二厂等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保障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强化流域统筹疏堵,实施衢江、常山港治理二期、以及乌溪江引水入城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柯城区大俱源、龙游县灵山港和开化县马金溪流域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加快节水和防涝工程建设,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积极创建海绵城市。

专栏3:水利水系重大工程

水利枢纽项目:包括龙游高坪桥水库、开化钱江源水库等。

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包括南片区水系整治、石梁溪和庙源溪整治、上山溪和下山溪整治等。

引水调水项目:包括衢江区芝溪—铜山源水库引水、江山市峡口水库引水、开化县茅岗水库引水等。

堤防加固项目:包括衢江治理二期,常山港和江山港治理,开化马金溪治理、常山港华埠段治理等。

清洁空气行动。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深化“五气整治”工作,加快巨化、元立等重点企业除尘、脱硫脱硝系统改造提升,深化常山辉埠、衢江上方石灰钙行业专项整治。加快“黄标车限行区、烟尘控制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三区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应用,限制烟尘排放;提高光伏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应用水平,市区基本实现天然气管网全覆盖;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淘汰20吨以下煤锅炉窑炉,推进园区集中供热和煤改气,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到2020年,全市优良天数力争达310天以上。

土壤净化工程。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实施农田土壤污染治理,深化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综合防治,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加快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固体废渣综合利用配套等项目建设,实行最严格的危险废物和污泥全过程监管措施,推进危险废物、污泥和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建设。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推行集中养殖、集中治污和清洁养殖。

“森林衢州”建设。建设衢州国家森林城市,扎实推进“四边三化”建设。加强钱江源、紫薇山、仙霞、三衢、大竹海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保护,稳步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森林保护与修复,继续实施入城景观提升、森博园、森林大道、森林园区和森林巨化等重点项目,建设景观优美城市,努力增加全市公园绿地面积。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继续推进平原绿化和森林扩面提质,实施“森林村庄”创建工程,强化“环村林”营造和村道渠道林带建设。加强水源涵养林和湿地等生态隔离带建设,建立生物多样性综合管理体系。

(二)优先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等试点,积极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支持发展静脉产业,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和循环经济项目。不断提升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交换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构建资源高效利用、企业关联共生、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循环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和推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加大推进产品认证工作。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绿色交通,建设绿色矿山,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加快培育涉水产业。推动水资源利用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深度融合,打响“好山好水好产品”衢州品牌。围绕优质水资源,加大高端医药、绿色食品、水能利用等涉水产业招商力度,引进含金量高的好项目、大项目,培育一批水资源利用产业。注重扶持培育现有水资源利用优质企业,鼓励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形成水资源利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格局。探索优质水资源区域合作有偿使用新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优势。

实施千亿新能源工程。争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开展太阳能、风能资源普查,开工建设衢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地面、屋顶、水面、大棚等空间5000MW总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加快风电项目建设,基本建成1000个充电桩,加快培育地热开发利用、光伏电池片、逆变器、跟踪技术、充电桩、螺杆机等能源装备产业。

专栏4:千亿新能源工程

光伏发电:总投资500亿元左右,达到地面光伏容量2500MW、屋顶光伏容量500MW、水面光伏容量1500MW、大棚光伏容量500MW。

风电:总投资20亿元左右,容量200MW。

抽水蓄能:总投资70亿元左右,容量1200MW。

新能源制造:总投资300亿元左右,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电解液、光伏组件、电池片、地热装备制造等项目。

实施千亿旅游大健康工程。推进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先行区建设,深化国家休闲区、国家公园试点建设,探索全市域景区化,加快高等级景区和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进国家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健康旅游区建设,争取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2—3家、4A级景区20家。积极推广体育旅游,建设一批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汽车露营基地,举办江郎山新年登高健身大会、龙游亚太拉力赛等赛事,完善城市慢行绿道网络,支持体育场所向市民和游客免费或低价开放。大力发展康养旅游,鼓励开发温泉养生、中医健康、养生养老及康体运动旅游四类特色旅游产品,推动建设一批养老休闲产业基地,延伸康养旅游产业链,打造中医药养生和康养农副食品品牌,把旅游健康产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充分挖掘衢州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元素,努力建设儒学文化产业园,加快实施重点景区、重点游线的文化活化工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与旅游要素的深度融合。

专栏5: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重大工程

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包括衢南山水风光圈、江郎山国际休闲养生城、三衢湖旅游度假区、龙游石窟旅游度假区等。

特色小镇旅游区项目:包括中国红木家居文化园、中国观赏石博览园、根博园等重大项目。

健康养生基地项目:包括浙西中医养生休闲谷、杨继洲医疗康复养老休闲中心、颐怀园国际生态养老休闲谷等。

(三)健全生态家园共建制度体系。

健全“源头严控”体制机制。根据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功能定位,编制实施《全市域生态功能区建设行动方案》和《衢州市环境功能区划》等专项规划,强化空间规划管制,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开发管制界限,明确居住区、工业区、城市建成区、农村居民点、基本农田以及林地、水面、湿地等生态空间的边界。建立健全绿色生态体制机制,推进绿色理念、规划、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投融资等创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投资项目决策咨询服务机制。争取全国绿色金融试点,基本形成绿色银行、绿色保险等金融支撑体系。严格落实用途管制制度,以解决水、大气、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为目标,守住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健全“过程严管”体制机制。建立资源利用与生态功能保护、环境质量要求相结合的协调联动机制,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节约。继续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优化“五水共治”合作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态势。落实能源、水资源消耗和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更加规范、更加公平且以企事业单位为单元、覆盖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制度。推行排污权、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力争开展碳排放权、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探索建立覆盖资源环境各类要素的产权交易市场。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把环境容量与区域总量、环境质量、项目环评紧密挂钩,严把环境准入关。

健全“责任严究”体制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落实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企业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空间规划、违反污染物排放许可和总量控制、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坏的行为,依法严惩重罚。建立健全环境问题约谈惩戒制度,对政府决策、执行失误以及不作为导致的环境损害问题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将环境保护与企业准入、政府采购、信贷支持、上市融资等挂钩,形成强有力的环保信用约束。

三、以现代产业集群构建高新特色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衢州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按照现代产业集群的思路培育衢州特色产业,加快科技、文旅、金融、互联网等高端要素的全领域渗透和融合发展,着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打造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强衢州高新特色产业发展能力。

(一)打造高新特色产业集群的新高地。

实施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工程。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氟硅钴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金属制品、建材、绿色食品、特种纸等传统产业。围绕龙头企业开展全产业链招商,按照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坚持抓好细分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市区重点抓好16个细分产业集群培育,建立“八个一”的工作机制。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氟新材料、电子化学品、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制造、特种纸、新能源、水产业、锂电池材料等产值百亿以上产业园。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互联网+”协同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制造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柔性化发展。

实施发展平台提升工程。实施一批功能提升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打响国家级高新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品牌,打造国家高新特色产业示范区。根据产业特色全市建立一批专业特色园区,推动制造业向专业特色园区集中集聚,提升县级产业平台发展水平。对现有乡镇工业功能区实施分类治理,提升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加快推进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衢州海创园、浙江氟硅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

实施主体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企业“五个一批”工作,深化“百名局长服务百家企业”活动,强化企业家素质培育,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实施市区“双十”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战略规划、项目谋划、行业重组,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实施“双百”科技型中小企业“登高计划”,重点培育全市200家、市区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全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实施“双百”上市公司计划,五年内引进上市企业100家,新增挂牌上市企业100家。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和“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引领转型升级的知名企业、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一批高水平的现代企业家。

专栏6:衢州市区战略性产业细分产业集群培育计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