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南岳阳十三五规划:加快大容量清洁煤电机组发展 建设华电平江电厂、神华国华华容电厂等(全文)

2016-09-14 08:2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湖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七章 绿色引领未来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打造绿色生产生活空间,使岳阳天更蓝、地更绿、山更青、水更秀,真正成为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

第一节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加强对自然生态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永续利用,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优化生态格局。依托山丘水体生态空间,构建“一廊屏障、两区涵养”生态空间架构。“一廊”指长江生态廊道,依托长江水体、洲滩湿地及岸线,打造区域生态屏障。“两区”指西部洞庭湖、湘江水体湿地生态涵养区,重点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和湿地生态修复;东部药菇山、大云山、幕阜山、福寿山、连云山等山地丘陵生态涵养区,重点加强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严守生态红线。树立底线思维,科学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生态红线,保护山、水、林、田等重要生态资源,严格控制线内建设,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建设,禁止任何形式的干扰和开发利用,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底线。加强对海拔高于250米山体的保护,作为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底线。加强对河流、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保护,作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底线。到2020年,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20%以上。

专栏13: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生态林业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大力开展人工造林、低产林改造,构筑绿色屏障,规划保护天然林资源270万亩、建设防护林120万亩、退耕还林10万亩、改造退化防护林45万亩,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加强东洞庭湖濒危鸟类保护及栖息地保护,恢复重建水禽越冬栖息地1.8万亩。重点抓好湘阴洋沙湖—东湖、汨罗江、新墙河、华容东湖、平江黄金河5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规划新建临湘冶湖、云溪白泥湖、城陵矶新港区芭蕉湖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力争“十三五”期间进入试点建设阶段。

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通过退田还湖、还泽、还滩、还林草及水土保持等方式,改善湿地生态状况,加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岳阳森林生态博览园和湿地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为基础,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周围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网络,规划建设总面积20万亩,新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维护生态平衡。加大山丘、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保护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保育、水土涵养和自然景观功能。加强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景观和遗产完整性、原真性的保护。加强河流源头地区保护力度,增强水源涵养能力。严格控制洞庭湖、南湖及其它重点湖泊水面开发以及洲滩湿地围垦,保护珍稀动植物及其生境,稳步推进退圩还湖,确保水面稳中有增。加强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加快水源涵养林、防护林建设,重点在主要水系两侧以及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周边建设绿化林和景观带,积极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屏障。

第二节 共同建设绿色家园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清洁能源替代,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加快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现有除尘设施升级改造。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建立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加强秸秆露天禁烧监管,治理餐饮行业油烟污染。强化施工场地扬尘污染治理,严格渣土车辆运输管理,推进文明施工。严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治理。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强化机动车尾气管控,加快推进国IV阶段排放标准,提高燃油品质。稳步淘汰“黄标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市、县两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水环境整治。加强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汨罗江、新墙河、华容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严格执行污水特别排放限值和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总量控制,严禁企业无证或超标、超总量排污,重点实施38处重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强化石化、造纸、食品加工、纺织等重点行业以及工业园区、港口船舶的水污染治理,稳步降低水污染负荷。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合理确定网箱养殖规模和布局,严控投肥投饵,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推动现有规模养殖企业完善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加快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新建扩建24座污水处理厂。推进铁山水库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定期发布水质监测数据,确保饮水安全。到2020年,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建立土壤环境治理调查、监测制度。加快土壤污染物源头治理,强化固废填埋场、废弃物堆场、重化工企业等监管,有效控制污染面蔓延。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管,鼓励增施有机肥和高效缓释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植保绿色防控技术。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污染程度,对土地进行生态修复、变性开发和移民安置。

第三节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

——强化节能减排。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以电力、化工等高能耗行业为重点,开展落后产能及高能耗企业淘汰与整治,重点推动华能电厂、巴陵石化、长岭炼化等企业实施节能改造。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逐步削减一次能源中煤炭的比重。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推进已建公共建筑、居民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发展绿色交通,推动纯电动、天然气、油气混合动力等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应用,推广天然气出租车、电动汽车、公共自行车等环保交通工具。加大限制过度包装、禁塑、淘汰白炽灯力度,引导消费者购买高能效家电、新能源机动车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进政府绿色采购,推行无纸化和绿色节能办公。

——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为目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以及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深化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推动企业余能、余热在生活系统的循环利用,鼓励企业生产设施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废弃物。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示范村镇、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创建,推进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循环化改造试点和汨罗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加快岳阳静脉产业园建设和临湘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减少资源消耗。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管控措施,鼓励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推进节水型机关、学校、医院、社区等建设,打造节水型社会。到2020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5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5以上。按照“控制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要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促进用地功能混合、鼓励地下空间复合利用,推广先进节地技术,建设使用多层标准厂房,强化闲置低效用地处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强化执法监察,坚决制止乱挖滥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第八章 发展惠及人民

坚持民生为本、城乡一体、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让全市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第一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构建覆盖城乡的全方位、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构建就业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联动机制,努力让所有劳动者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积极创造就业岗位,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稳定就业规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定向扶持,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岗位,加强家政、养老、助残等就业扶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依托重点职业院校,探索建立一批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快培育各类专业技能人才。运用远程教育、农广校等平台,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岗能力。严格贯彻劳动法,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劳动关系应急处理制度,规范用工秩序,妥善化解劳动争议,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探索基层工会“公推直选”制度和建立专业工会干部队伍,维护劳动者权益。到202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不低于2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低于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8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左右。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制度,推动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法定人群,稳步提高待遇水平,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要求,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和替代率。整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的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办法,推行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完善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制度,健全社会保险补充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加强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建设,健全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机制,不断扩大困难群体受益面。实施全市统一的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建立完善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完善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加强为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优抚群体的福利服务。到2020年,城市和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700元/月和350元/月。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转变住房保障方式,探索购买存量住房、长期租赁住房方式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推行向住房保障对象发放货币补贴方式,推进房屋征收货币化安置,实现住房保障由实物保障为主向租赁补贴为主的保障方式转变。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加强准入、使用、退出等全过程管理,确保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公平合理、公开透明,有效解决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到2020年,完成棚户区改造15.4万户,全市县城以上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6.4%,农村危房改造覆盖面达到10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湖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