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厂碳排放量卖出20万吨 节能减排也能赚大钱!

2017-02-09 08:47来源:PV兔子关键词:碳交易电厂节能改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什么是碳资产

碳交易市场中存在两种碳资产即碳配额与抵消信用。对他们追踪溯源的解读,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碳交易的本质。

碳配额(Carbon Allowance)

碳交易一种定量的减排手段,其原则是“总量控制,配额交易”(Cap and Trade)。因此,合理制定碳排放总量和分配额是碳交易的重中之重。

排放总量的制定是碳交易的基础,也是碳交易的难点所在。过量不利于减排效果,而不足则可能影响控排企业的生产竞争力。因此,总量的制定应在大量历史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审慎制定一套分配的方法论以控制配额过量与不足的风险。

抵消信用(Offsets)

抵消信用与标准碳配额的强制性相比,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其原理是企业或个人建设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通过碳减排监管部门审核后,获得了一定数量的项目碳减排配额,从而为碳配额二级交易市场提供了碳配额权供给。在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我国的抵消信用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cate Emission Reduction,简称“CCER”)。

CCER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并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包括项目备案、项目开发前期评估、项目监测、减排量核查与核证等,将核证的碳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经国家发改委备案后产生的,转换为碳资产。

我国市场如何?

1.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历程

我国碳交易起步较晚,2002年以CDM形式开启碳交易市场,2013年6月深圳市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标志着国内碳交易配额交易性市场正式启动。2016年1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测将覆盖20–3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2015年我国首次明确碳交易市场建立时间表,提出2016年将全面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复杂庞大,实际进度较计划略有推迟,原计划于2016年初启动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未能如期启动。2016年6月发改委表示希望能够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

 

2.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模式

我国目前碳交易试点仅有现货交易,现货分为配额和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配额由试点地区政府发放,且只能在本试点内流通,属于强制减排的一种手段;CCER是国内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可以在不同试点间流通,但每个试点对其他试点CCER流通的百分比有自己的限制。我国自愿减排量和强制减排量相比目前占比极少,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我国碳交易试点启动初期具体情况一览

各试点对企业进入碳交易市场均设有门槛,纳入门槛的具体规定不尽相同,但均对历史排放量有一定要求,中小企业难以参与到碳排放市场中,而高碳排放量的企业无论企业形式必须参与碳排放交易。目前7个试点城市碳交易市场基本未覆盖到城市总体排放量的60%,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将中低排放企业也纳入碳市场,促使这部分企业也积极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各试点价格差异较大,且2016年以来,不同试点的价格变化情况不同,除北京整体呈上升趋势,深圳整体呈下降趋势以外,其他试点价格波动无明显趋势。

 

未来展望

10月底,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对“十三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明确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八个重点任务中,其中一条便是建设和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要求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2017年启动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基础支撑能力。《方案》细则中还要求制定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航空等8个工业行业中年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碳排放权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实施碳排放配额管控制度。

此外联合国于11月初宣布《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正式生效,明确了全球共同追求的“硬指标”。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努力。中国已于9月加入协定,则成为23个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按照协定应根据自身情况提高减排目标,逐步实现绝对减排或者限排目标。

预测2017年碳交易市场全面启动后,2017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将完成全部配额的发放,约30–40亿吨,CCER每年签发800万吨左右,全国统一碳市场交易价格将在20–50万吨左右。现货交易每年将达到12–80亿元的市场规模。

由于目前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基本皆为工业企业,能耗技术相似、排放水平差异小,因此很少有碳排放交易需求。2020年之后,企业准入门槛会逐渐放低,年排放标准煤1万吨的门槛将降为5000吨,届时将有10万余家企业参与到碳市场交易中来,涵盖了目前八大高排放工业行业之外的企业。工业企业为从碳交易中获取收益,会自发地产生节能减排的动力,企业将不再是仅为达标而进行减排改造,而是会自发地根据减排改造的边际成本和碳交易市场价格进行主动减排,甚至达到比规定排放限值更低的水平。

2020年之后国内将会引入期货及其他新型碳金融衍生品,碳交易市场会更加活跃,每年总交易额将大幅上升至600–4000亿元。因此,对于工业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改造在碳交易市场全面启动后,尤其是2020年之后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电厂查看更多>节能改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