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政策正文

内蒙古人民政府: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4500万千瓦 重点建设八大新能源基地(附规划)

2017-04-27 12:28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作者:北极星关键词:内蒙古风电风电装机风电消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节  持续优化工业结构

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抓住国内能源、原材料等产业布局调整机遇,大力推动煤、电、化、冶金(有色)、建材等产业上下游整合重组,提高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打造特色产业链一体化竞争新优势。到2020年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有色金属就地加工转化率超过70%(其中电解铝、铜基本全部就地加工转化),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硫酸、煤焦油、甲醇、电石、烧碱、液氯等化工初级产品就地深加工率达到90%以上。大力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到2020年特种钢、高强度机械钢、高强度建筑钢、高速铁路轨道、管材、板材等高附加值钢材比重提高到30%左右。积极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大力推广应用以高岭土、煤矸石、粉煤灰等为原料的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和高温耐火材料产品。大力发展陶瓷产业,充分发挥原料富集配套、能源充沛优惠等优势,以鄂尔多斯达拉特和准格尔、乌兰察布商都、乌海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积极承接陶瓷产业先进生产力转移,大力发展建筑陶瓷、工业陶瓷、日用陶瓷制造产业。加快平板玻璃向超白玻璃、光伏玻璃、导电玻璃等功能性玻璃产品延伸。到2020年绿色建材生产比重达到35%以上。

推动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围绕化工、电力、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降本增效、新品开发为目标,及时筛选发布重大技改项目目录,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针对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到2020年,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工艺、装备水平全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尊重市场机制和产业转移规律,综合运用市场准入、安全、质量、环保等手段,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长效机制,高起点、高标准承接产业转移,坚决控制焦炭、电石、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传统产业落后产能向我区转移。到2020年传统产业全部达到国家产业技术和能耗标准。

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围绕军工企业技术、装备和人才优势,积极引进一批军品转民用和战时装备项目,支持一机集团、北重集团等军工企业开拓特种车辆、应急装备等民用产品市场,做大军民融合产业,打造包头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机制,大力推进军民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信息互通,促进军转民项目与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对接。鼓励全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第五节  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

加快工业绿色化改造升级。加快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新型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扩大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规模,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建设一批绿色园区、绿色矿山和绿色企业。推动电力、新型化工、电解铝、单(多)晶硅的生产技术标准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或引领者。以强化节能监察、环保执法为重点,加强绿色监管。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高耗能、高耗水产业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以节能减排、节水、节地为目标,加强生产全过程节约集约管理,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到2020年力争全区重点企业全部达到国家能耗限额标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矿产采选率和冶炼回收率。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完善扶持政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工业园区污水特别是化工高浓盐水处理能力建设,提高采矿疏干水、再生水循环使用率。

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园区、企业、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资源共享,重点培育发展五大领域15个精深加工产业链。突出抓好煤炭、稀土、有色金属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粉煤灰、煤矸石、煤泥、冶金和化工废渣及尾矿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支持包头、乌海、通辽霍林河、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建设。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近零排放”生态型工业园区。到2020年采掘业、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等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强化工业安全生产。坚守安全发展红线,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建立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强化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冶金、电力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坚决遏制工业领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减少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在编制地方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园区规划时,统筹考虑危险化学品、冶金、电力等重点行业空间布局,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有关规定。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六节  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

优化工业园区布局。贯彻落实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东部盟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精神,重点打造37个工业集中区(园区,见附图1、2)。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区位条件好、配套能力强、产业基础好、集聚效应强的重点工业园区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形成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引导工业园区整合发展,鼓励重点工业园区整合同一行政区域的其他工业园区,对布局不合理、集聚效应差、项目引进少、经济贡献低、难以形成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低、小、散”工业园区,结合实际放缓建设、改变用途、综合整治。支持合作共建园区,实现园区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坚持以产业规划引领园区发展,科学确定园区产业定位,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引导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集中,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支持距离城区较远的工业园区根据需要适度规划建设配套生活服务区。加强准入管理,园区引进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符合产业定位和准入标准。

拓展发展空间。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强开放平台载体建设,推进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呼伦贝尔中蒙俄合作先导区建设,支持国家级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完善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和赤峰保税中心功能,争取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和保税监管场所。实施工业“走出去”战略,支持煤炭、钢铁、有色、建材、装备制造、电力、农畜产品加工等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合作。鼓励二连浩特、满洲里等有条件的地区依托口岸建设进口农畜产品及木材加工园区,拓展开放型经济新空间。

第七节  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

提升产品质量。落实国家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攻克困扰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在食品、药品等关系群众健康安全的生产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到2020年全区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大宗工业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在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涵盖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和节能标准的大宗工业品自治区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实施高于国家和自治区标准的企业标准。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立服务工业支柱产业和“七业”的计量测试中心、资源能源计量数据公共服务机构等平台,提高计量保障能力。

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加大工业领域主席质量奖、内蒙古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自治区著名商标培育力度,着力在新型化工、有色金属深加工、蒙中医药、乳业、羊绒制品、稀土材料、光伏材料、蓝宝石、石墨(烯)材料等行业培育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激励机制,对工业“五大基地”领域的知名品牌在融资服务、技术改造、推广应用等方面重点扶持。积极开展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落实奖励政策,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自治区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

第八节  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以落实政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目标,以“工作、政策、融资、服务”四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营造更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各级中小微企业政策信息发布、督查调研、绩效评价等部门联动机制,形成政策落实合力,确保政策知晓用足。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全区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骨干架构作用,推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资源优势互补,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扩大服务有效覆盖面。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体系和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创新适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吸引地方、创业投资机构及其他社会资本支持处于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推动互联网金融规范有序发展,拓宽中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园区,打造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新型众创空间,形成线上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开放式综合服务载体。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任务众包、生产协作、资源开放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创业兴业、协同创新。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推出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互联网+中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推进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特色产业集群。

第九节  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的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大型骨干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培育本土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中心。鼓励工商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增加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货物运输、仓储、整理、装卸、配送等方面的推广应用,提高物流配送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支持钢铁、稀土、新型化工、建材等现有设计机构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剥离内部设计机构创办独立经营、服务社会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咨询机构向设计、咨询综合型机构转变。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大力发展协同设计,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

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落实《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引导制造业企业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从单纯制造产品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不断推动制造业向研发和服务两端延展。大宗工业品生产企业以优化供应链管理为切入点,促进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协同整合,降低生产成本;装备制造企业以研发设计、提供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解决方案为切入点,满足客户综合需求,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农畜产品加工等终端消费品生产企业,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切入点,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提升产品价值。

创新大宗工业品营销模式。加快建立煤炭、稀土、烯烃、PVC、焦炭、有色金属、铁合金、单(多)晶硅等大宗工业品和优质绿色农畜加工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规模,提高市场话语权。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发展直销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等网络营销新模式。鼓励煤炭、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龙头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跨境交易。

培育发展相关服务业。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商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品牌运营等服务业,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推进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商贸功能区、科技创业园、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服务业功能集聚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内蒙古风电查看更多>风电装机查看更多>风电消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