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政策|中电建专委会关于征求《火电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导则》等三项中电联标准意见的函

2018-07-31 15:35来源:中电建专委会关键词:火力发电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附件3.《火力发电厂绝热工程质量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

前 言

本规程是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电联标准〔2017〕70号)的要求制定。

本规程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绝热工程建设管理,绝热工程设计管理,绝热工程监理管理,绝热材料管理,工程施工管理。

本规程参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规程由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本规程审查人: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地址: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邮政编码:100761)。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绝热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火力发电厂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管理。

火力发电机组绝热工程质量管理应执行合同相关约定,如合同无约定,应执行本规程。

火力发电厂绝热工程质量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执行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核电站的常规岛和BOP部分、地热电站、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以及生物质发电站的绝热工程质量管理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2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

GB50185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9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 8174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DL/T 1144 火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

DL/T 505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DL/T 5072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DL 5190.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

DL/T 5434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DL/T 5704 火力发电厂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L 5713 火力发电厂设备及管道保温施工工艺导则

DL 5714 火力发电厂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技术规范

DL/T 934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绝热thermal insulation

保温与保冷的统称。

3.2

保温 insulation or hot insulation

覆盖在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上,以达到减少散热损失或降低其外表面温度的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3.3

保冷cold 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及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备及管道外壁表面凝露,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3.4

保温层 insulation layer

为达到保温的目的而设置的隔离层。

3.5

伸缩缝 expansion jiont

为使绝热结构中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应力给予有规律集中的结构形式。

3.6

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

即导热系数,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与温度梯度的比例系数,单位为W/(m²˙K)

3.7

最高使用温度 maximum service temperature

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条件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

3.8

留置空气层 air-space layer

在带加固肋的平面(烟风道和风机等设备)的外表面和保温层之间设置的空气隔离层。

3.9

支承件 supporting elements

支承保温层及保护层用的构件,包括托架、支承环、支承板等。

3.10

固定件 fastener

固定保温层及外护层用的构件,包括螺栓、螺母、销钉、钩钉、自锁紧板、箍环箍带、活动环、固定环等。

3.11

防潮层 vapor barrier

为防止水蒸汽迁移的结构层。

3.12

外护层 jacketing

包裹绝热层的各种金属或非金属及灰浆抹面层,为防止保温层和防潮层受外界损坏所设置的外 护结构。

3.13

环向接缝 circumferential jiont

垂直于设备和管道轴线的接缝,也指方形设备的横缝、水平缝。

3.14

纵向接缝 longitudinal joint

平行于设备和管道轴线的接缝。

3.15

复合保温 composite insulation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保温层,在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外表面采取的分层包覆措施。

3.16

捆扎法 Strapping method

绝热层采用镀锌铁丝、包装钢带或粘胶带捆扎固定于设备、管道上的施工方法。

3.17

粘贴法 Paste method

绝热层采用黏结剂固定于设备及管道上的施工方法。

3.18

喷涂法 Spraying method

采用喷涂的方式将绝热层敷设在设备及管道的施工方法。

3.19

腐蚀 corrosion

金属与环境介质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其结果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并常可导致金属、 环境或由它们组成的作为部分技术体系的功能受到损伤。

3.20

涂装 paint cover

将涂料涂覆于基本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能涂层的过程。

3.21

表面预处理 surface pretreatment

为改善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和防腐蚀效果,在涂装之前用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处理基体表面,以达到符合涂装要求的措施。

3.22

除锈等级 rust removal grade

表示涂装前钢材表面锈层等附着物清除程度的分级。

3.23

基体substrate

用于施工防腐蚀衬里的物体称为基体。

3.24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4 基本规定

4.1为了加强火力发电厂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规范建设单位及参建单位质量管理行为,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改善工作环境,降低绝热损失,提高机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4.2绝热工程应做到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美观,便于施工维护。

4.3火电绝热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应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监督、建设单位监管、监理单位监查、施工单位监控的“四监”原则。

4.4火电绝热工程应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

4.5火电绝热工程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 (简称“五新”技术)。

4.6火电绝热工程应制订“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4.7建设单位应对绝热工程设计、材料、采购、施工、测试、竣工验收全面负责。

4.8设计单位应对绝热材料的选择及性能提出明确的要求。

4.9监理单位应公平、独立、诚信、科学地开展绝热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活动。

4.10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对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负责。

4.11凡不具备国家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鉴定的绝热材料,不得在火力发电厂绝热工程设计中使用。

4.12火力发电厂绝热工程设计除应遵守本规程规定外,还应按GB5026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和DL5072《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4.13火力发电厂绝热工程施工除应遵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GB 5012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和DL5714《火力发电厂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4.14 火力发电厂绝热工程完工后,应按GB5018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DL/T 5704《火力发电厂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进行质量验收。

4.15 绝热工程应将“五新”技术应用纳入施工图设计、设备技术协议、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技术措施等相关技术文件,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做好“五新”技术研发、应用与评价。

5 绝热工程建设管理

5.1 工程质量目标的确定

5.1.1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前期确定建设工程质量总目标,宜在设计、监理、施工、调试及设备合同中明确。

5.1.2绝热工程应制定“五新”运用质量总目标,建立“五新”运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质量控制管理网络,工程建设各方技术总负责人应负责管理本单位绝热工程“五新”技术的应用、引进及开发。

5.1.3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控制目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为保证汽轮机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时上、下汽缸温差应小于34℃。

b) 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热态检测采用表面温度判别方法。当环境温度不高于27℃时,设备与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当环境温度高于27℃时,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允许比环境温度高出25℃以内, 防烫伤保温,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

c) 距地面或平台高度小于2100mm和离操作平台水平距离小于750mm的外表面如表面温度超过60℃应设置防烫伤保温。

d) 热态检测的超温处数不应超过被检测处总数的1%。

e) 超温的部位应进行原因分析与处理。

5.1.4测量的部位及测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测量部位及测点数应能准确地、有代表性地反映被测物的真实参数。

b) 设备面积每50m2、管道长度每50m,抽查不少于3处,每处测点不少于3个。当同一设备超过500 m2或同一管道长度超过500m,测量布点的间距,可适当增大。

c) 汽轮机本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汽水分离器(汽包)、水冷壁折焰角、燃烧器区域等保温施工难度较大的部位至少应选5处进行测量。

5.1.5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工艺目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设备外护层表面平整美观、边角顺直。管道外护层粗细均匀一致、筋线饱满、顺水搭接且纵向搭接线笔直,搭接处严密无缝。铆钉和自攻螺钉间距均匀、固定牢靠且在一条直线上。开孔处及三通、弯头、法兰盒等细部工艺精巧、美观。外护板表面无划痕、污染。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外护层无因热膨胀导致的结构性破坏。

b) 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工艺还应符合DL 5713《火力发电厂设备及管道保温施工工艺导则》的相关规定。

c) 介质温度大于120℃的小管道保温层宜采用分层保温。

5.2 建设单位的质量职责

5.2.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绝热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行业现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负责制定绝热工程建设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并组织落实实施,负责绝热工程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全过程管理。

5.2.2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调试、生产运行等单位,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网络。

5.2.3应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进行招标,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并有能力、业绩、诚信的单位。主体施工单位的招标工作应在工程项目核准后进行。

5.2.4根据工程建设质量总目标进行分解,并制订具体的实施措施及质量监管计划,明确质量责任。

5.2.5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办理工程建设合规性文件,并办理质量监督注册手续。

5.2.6应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档案管理规定,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组织收集、整理项目文件,并及时归档。

5.2.7参与锅炉受热面、炉顶密封、汽轮机、四大管道等重要部位、重点区域二次设计和详图设计。

5.2.8负责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绝热工程材料采购、进厂验收、贮存、质量验收、成品保护等相关制度,并贯彻落实。

5.2.9负责按照现行的绝热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组织施工,控制绝热工程人、机、料、法、环、测等环节。

5.2.10参与审查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计划并贯彻执行,参与重要工序和重要隐蔽工程验收。

5.2.11负责组织材料供应商的选择。

5.2.12负责绝热工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采购、保管、复试、发放、施工。

5.2.13负责绝热工程不符合项的闭环管理。

5.2.14负责组织编制绝热工程专业专项管理文件。

5.2.15参与审核施工单位绝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5.2.16组织审查绝热材料检测单位的资质,审核绝热材料复验报告,参与绝热材料进厂验收。

5.2.17应组织绝热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工作。

5.2.18参与绝热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工作。

5.2.19负责组织机组整套试运期间全厂设备及系统绝热层表面温度的测试。

5.2.20负责组织机组投产后绝热效果测试和评价。

5.2.21负责组织对绝热设计单位、绝热材料生产单位、绝热施工单位提出评价意见。

5.2.22 建设单位应在“五新”技术使用前,对“五新”技术产生的重要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五新”技术运用过程中,跟踪实施过程,并在运用实施结束后,及时组织验收评审。

5.3 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

5.3.1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应组织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并报上级主管单位审批。

5.3.2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组织相关单位按照《施工组织总设计大纲》的要求编制绝热工程专业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支撑性文件,以指导绝热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绝热工程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下列内容:

a) 工程概况。

b) 编制依据。

c) 施工组织和人力资源计划。

d) 施工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中有关部分的具体布置)和临时建筑布置。

e) 主要施工方案(措施)。

f) 有关机组启动试运工作。

g) 技术及物资供应计划。

h) 专业施工项目综合进度安排和人力资源计划。

i) 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绿色建造、降低成本和推广应用“五新”等主要技术措施。

j) 工程竣工后完成的技术总结清单。

5.3.3建设单位在绝热工程开工前应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下列质量管理文件:

a) 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关键新技术应组织专家论证。

b) 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清单。

c)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细则。

d) 工程进度网络图。

e) 施工图交付计划。

f) 设备或材料的进场计划。

g) 专业试验检验项目清单。

h) 参建单位承建范围的接口文件。

i) 绿色建造措施。

j) 文件归档管理实施细则。

k) 绝热工程科技成果、专利、工法和QC成果实施计划。

5.3.4建设单位应合理地控制绝热工程施工周期,并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绝热工程工期应按合同约定执行,当需要调整时,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影响工期的资源、环境、安全等确认其可行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客观规律,随意压缩合同约定工期。

5.3.5 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工程招投标,依据国家、行业概(预)算定额及相关文件制定标底,不宜最低价中标。

5.3.6建设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低于成本价竞标。涉及装置性材料、安全、环境等固定成本的费用不得随总价下浮。当合同约定工程创优时,应增加相应的创优成本。

5.3.7绝热材料的随机抽样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不同品种的绝热材料均应见证抽检,抽检样品应能满足材料检测试验要求。

b) 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按批次见证取样。

c) 样品的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

d) 材料抽检,宜在施工前15天完成,未取得检验合格质量证明文件的材料不得用于施工。

e) 材料抽检结果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当抽样检测结果有一项为不合格时,应再进行一次抽样复检;如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时,应判定该批产品质量为不合格。

f) 现场抽检的主要检验项目应符合表5.1的规定。

5.3.9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绝热工程原材料质量存在疑虑时,可对绝热工程原材料随机取样送检,经检验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所发生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经检验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该批次的原材料不得用于现场施工,且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5.3.10 建设单位应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及主控项目的监管,实施短周期的检查与测量,提高绝热工程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

5.3.11 工程创优时,建设单位应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组织监理单位或其他评价机构实施工程质量初评价。

5.3.12 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按计划开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等活动,并形成科技成果、专利、工法和QC等成果。

5.3.13 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时,建设单位应组织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并及时上报,组织事故调查、分析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相关责任单位应进行事故补救工作,并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追究责任。

5.4 机组考核期及机组性能试验期间组织完成绝热测试

5.4.1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外表面温度热态检测应具备以下条件:

a) 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已结束。

b) 机组达到额定负荷工况。

c) 测温仪器经检验合格。

d) 室外检测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和雨雪天气。

5.4.2检测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人员共同见证进行。

5.4.3检测的测量部位及测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按GB/T 8174《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的规定,绝热工程在安装、大修后的验收和定期监测,分别属于二级和三级测试,根据测试级别和测试方法,合理选用相应精度等级的仪器、仪表。

b) 室外布置的锅炉、设备及管道保温的测试工作,应在风速小于0.5m/s或有挡风设施、无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进行。

c) 环境温度应取距被测表面1m处的空气温度,并应避免受其他热源的影响。

d) 安装、检修工作完成后,在机组满负荷正常运行15天以上,方可进行测试和热态验收。

6 绝热工程设计管理

6.1 设计单位的质量职责

6.1.1应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绝热工程。

6.1.2 设计文件成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相关标准,并满足下列要求:

a)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和技术。

b) 全生命周期设计的要求。

c) 可靠性及耐久性的要求。

6.1.3为了确保绝热工程质量,控制造价、安全环保,应对绝热材料的选择和性能提出明确的要求。

6.1.4 设计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提供未经审查批准的草图、白图用于施工。

6.1.5 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的总体要求,及时准确向建设单位提供订货所需技术文件。

6.1.6应按合同约定履行下列职责:

a) 参加施工图审查、会检。

b) 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绝热工程全过程设计优化、研发和应用“五新”技术。

6.2 设计质量管理

6.2.1 设计单位应根据合同和现场要求控制设计进度,满足现场绝热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6.2.2 绝热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按使用环境、被绝热设备及管道材质和表面温度正确选择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材料;对于新材料,应通过国家法定的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再选用。

b) 应根据工艺、节能、防结露和经济性等要求进行绝热计算,并确定绝热结构。

c) 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整洁美观,且便于施工和维护。

6.2.3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必须按不同要求保温:

a) 外表面温度高于50℃且需要减少散热损失者。

b) 要求防冻、防凝露或延迟介质凝结者。

c) 工艺生产中不需要保温、其外表面温度超过60℃,而又无法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烫伤人员的部位。

6.2.4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冷:

a) 外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且需减少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冷损失量者。

b) 需减少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温度升高或气化者。

c) 为防止常温以下、0℃以上设备及管道外壁表面凝露者。

d) 与保冷设备或管道相连的仪表及其附件。

6.2.5绝热工程保温计算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保温计算公式及参数,并符合现行的绝热工程设计技术标准、规范。当无特殊工艺要求时,保温的厚度应采用“经济厚度”法计算,且保温结构外表面散热损失不得超过DL/T 5072中规定的限值。

6.2.6设计人员的技术责任

a) 符合相关设计审批文件、有关标准规范、工程技术组织措施及卷册任务书要求。

b) 绝热材料选择适当,厚度经济,结构合理。

c) 根据具体条件,正确套用成熟的绝热结构标准设计图。

d) 绝热设计需与各专业设计成品保持一致。

6.3 主要设计过程控制

6.3.1应关注绝热工程重点部位的绝热材料选型、工艺方案。

6.3.2绝热工程设计输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合同,可包括委托书、招标文件、顾客变更等。

b) 工程的设计创新、创优目标要求。

c) 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及地方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具体要求。

d) 标准规范。

e) 顾客及相关方意见。

f) 同类工程可借鉴的亮点或缺陷改进信息。

6.3.3创新设计评审及验证

6.3.3.1设计评审应重点开展创新、创优设计方案的优化比较,应重点关注“五新”应用方案等,考虑绝热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并形成评审记录。

6.3.3.2当采用“五新”技术、需要试验或专题论证时,应比较试验结果,满足使用要求。

6.3.4 设计更改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符合可研或初设审核的要求。

b) 因设计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应经监理单位审核并经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c) 非设计原因提出的设计更改,应得到设计单位的确认,并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更改。

7 绝热工程监理管理

7.1 监理单位的质量职责

7.1.1监理单位应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监理业务。

7.1.2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其职责、义务和权限应符合GB 50319,DL/T 5434的规定及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

7.1.3监理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制定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建立与绝热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网络,明确监理单位质量管理职责。

7.1.4监理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编制下列绝热工程监理管理文件:

a) 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b) 专业监理达标实施细则,有创优目标的工程,应增加创优内容。

c) 专业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细则。

d) 专业工程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清单。

e) 工程监理质量管理制度。

f) 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和旁站监理的清单及措施。

以上质量管理文件经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发至有关单位实施。

7.1.5监理单位应按照合同及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范围,以“三控制”、“两管理”和“一协调”(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为内容,同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定职责,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

7.1.6监理单位应配备与绝热工程相适应的常规测量设备,并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7.1.7监理单位应按建设单位批准的网络进度计划控制工期。当确需调整工期时,监理单位应充分论证,通过优化施工组织,采取相应措施,并监查相关单位措施的落实。

7.1.8监理单位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质量评价的规定,组织对绝热工程进行质量评价自检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有资质的监理单位,独立对单项、单台、整体工程实施质量评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力发电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火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