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企业正文

当资本遇上华能——改革开放40年华能的资本故事

2018-12-11 15:30来源:《中国华能》作者:柳田关键词:华能集团华能国际五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历史是理解未来的钥匙。

在改革开放40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回望历史,会发现在诞生之初率先引进外资办电的时候, 在三地上市华丽亮相国际资本市场的时候,在大 刀阔斧进行资源整合的时候,在不断优化结构提 升发展质量的时候,资本运作时而走上前台,时而 如草蛇灰线,伴随着华能三十年敢闯敢试、勇搏激 流,见证了华能数十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为历史换一种“打开方式”,用资本的故事读懂华能。

(来源:《中国华能》 作者:华能集团公司新闻中心 柳田)

诞生:资本是一种磅礴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人民正铆足了一股劲 儿想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改革开放,电力先行”,然而当时的“国民记忆”却是缺电,家中常备蜡烛, 企业“停三开四”,电力短板一度成为限制国民经 济发展的瓶颈。而电力发展的瓶颈则是一缺资金、 二缺设备。可我们眼中的缺电,实际是国际投资人 眼中的“蛋糕”——众多海外投资者和设备制造商 正带着资金和设备积极洽商沿海城市推销设备、 投资建厂。

“借外国的钱,建自己的电厂”,一个引进外 资、多渠道筹资办电的想法逐步形成。1985年5 月,国务院正式决定,由国家计委牵头,联合电力 工业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华润集团公司,发起成立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华能 开发公司”)。这是首家以“华能”字头命名的公司, 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首家独立电源公司的诞生,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建设长期由国家包办的计划管理体制自此被打破。

甫一成立,华能开发公司就是一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和法人 实体,实行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自主 开发模式。利用外资、引进设备、自借自还的办电 方式,作为间接融资,实际上也是资本运作在华能 的开端。

有了引进外资的机制,加上“把电搞上去”的 使命感,华能迅速开展设备供货谈判和电厂建设,大连、南通、福州、上安等一批电厂落地生根。在 华能开发公司成立后8年时间里,华能完成投资超 300亿元,其中利用外资88亿元,占当时全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的40%以上 ;投产装机容量1124 万千瓦,占同期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11%。

在华能开发公司成立后,“华能系”逐渐壮大, 华能精煤公司、华能原材料公司、华能综合利用公 司等一批公司相继宣告成立。在“政企分开、转变 职能”的政府机构改革大背景下,1989年3月,华 能集团正式组建,原挂靠在国家计委的“华能”各 公司以及原水电部归口管理的多家公司一并划入华能集团旗下。至此,华能完成了国有企业从政府 行政机关附属向独立的市场主体、法人主体的转 变,成为我国首家独立发电企业集团。

上市:资本是一种放大效应

电力工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本金实力限 定了企业扩张的边界。进入90年代,随着办电规模的迅速扩大,已建成电厂到达还贷高峰,新建电 厂又急需资金投入。这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大幅贬值,国内人民币长期贷款利率也持续攀高。自有资金不足,负债率高,华能迫切需要寻找 新的融资渠道。

到国际资本市场去直接融资,成为华能发展 的历史必然。

1993年底,华能争取到国家体改委股份制改 造试点单位名额。抓住机遇,1994年,华能集团公司和华能开发公司分别选择一部分所属优质电 力资产,发起设立了华能控股的原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华能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股份公司”),开启了中国企业到境外直接融资的先河。

初探国际资本市场,首先面临的是一系列财 务问题。比如当时我国的会计制度还没有与国际 惯例接轨,国际投资者无法理解我国的“会计语 言”。另一方面,按美国惯例,上市公司要提供三年业绩,而进入华能股份公司、山东华能公司的几 家电厂在此前既不是独立法人,也没有独立的会 计账簿。在中国证监会支持下,经过与美国证管会 就财务审计等问题进行磋商,对方同意华能股份 公司、山东华能公司只需提供一年的模拟财务报 告,作为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的特别 豁免,这才扫清了赴美上市的障碍。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1994年8月4日,山东华 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在上市 前4个小时里即有1300万份托存股票(ADS)易手,融资3.33亿美元。1994年10月6日,华能股 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开发 行12.5亿股,当天交易263万份ADS,筹得资金 6.25亿美元,也成了当时我国企业在美国股市筹 得资金最多的一家上市公司。

境外上市融资为华能偿还国外贷款、推进电 源建设和资产收购提供了有力保证。大连电厂二 期、福州电厂二期、山东德州电厂三期等一批项目 相继开工建设 ;围绕明晰产权,开展了一批电厂 股权收购,进一步增强了上市公司的资本实力和 盈利能力;同时华能第一批投产电厂的还贷额已 达40%以上,具备了自我滚动发展的实力。

打通了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华能并 没有止步。1997年,华能股份公司在海外成功发 行了我国电力企业第一只公司可转换债券 ;1998 年,华能股份公司成功在香港挂牌上市。2001年,华能股份公司回归国内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 易所上市,筹资27.8亿元人民币。

境内外三地上市,给华能带来了国内外资本 市场通畅的融资渠道。比获得资金更重要的是,经 过了资本市场洗礼的华能,学习引进了先进的管 理理念和管理经验,规范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 与国际接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体系,提升了 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赢得了良好的资本结构和 企业信誉。

而华能成功“出海”的先例,也为众多后继者到美国上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资本市场为 我国发电装机迅猛增长提供了资本支持,为经济 腾飞建造了一台又一台“发电机”。

发展:资本是一种凝聚的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宏观经济市场 化、法治化制度日趋完善,资本市场天然的融资、价值发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在华能得以彰显。 2000年7月18日,华能在京宣布对其在美国

上市的公司华能股份公司和山东华能公司实施战 略性并购。华能股份公司以57.68亿元人民币全 额一次性支付现金方式,并购山东华能公司。并 购后,华能股份公司拥有的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到 1105.7万千瓦,华能集团公司对华能股份公司的 持股也从原来的34.76%增加到51.98%。

这是当时我国两个境外上市公司间规模最大 的一次合并,因此备受国内外投资者、电力行业和 媒体关注。资本市场反响尤为强烈,并购消息一经 报道,两家公司的股价当天快速飚升,到次日纽约 股市收盘时,华能股份公司和山东华能公司的股 价分别上涨了12.17%和58.67%。

舆论普遍认为,通过并购,华能两个境外上 市公司之间实现强强联合,理顺了股权关系,优化 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华能的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 的能力。

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华能电力主业的整合,经 营业绩持续增长。到2003年底,华能股份公司在 纽约股市的价格达到67.41美元,比宣布合并山 东华能公司时增长了5.4倍,年均上涨率为155%。

在对电力资产开展重组与收购的同时,华能 按照“以电为主,综合发展”的战略方针,对非电 产业进行了重组优化。集团内部从事非电产业开 发经营的公司通过专业化重组,初步形成金融、交 通、综合产业等专业控股公司,一方面强化经营的 专业性和独立性,一方面强化产业公司的利润功 能。这为后来华能“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 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电力主业的并购整合,非电产业的重新定位, 华能优化了资源配置,扩大了电力产业的经营规 模,增强了华能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后华能以 电力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逐步建立了以母子公司结构为主、总分公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有资本 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优化:资本是高质量发展的工具

经济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日渐明 晰,华能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用资本之 力助推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明确资本布局。2012年华能确立了分板 块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资本 战略布局规划,擎画出“1+M+N”的资本布局蓝 图:“1”即集团公司作为投资者,“M”即稳步推进 火电、水电、金融等产业板块上市,“N”即继续孵 化产业公司,条件成熟时逐步实现上市目标。分板 块上市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发电企业由于建设、生 产、运营方式不同造成的估值难以统一的问题,大 大提速了资产证券化进程。截至今年10月,华能 的资产证券化达70%,86%的电力主业资产装在了 上市公司的“盘子”里,资产证券化比例和上市公 司资源集中度均显著提高。

——合理扩大规模。华能收购了深圳能源集 团25%的股份,成为该集团第二大股东 ;与内蒙 古自治区政府及相关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北方电 力联合公司 ;相继实施了“骏腾项目”和“飞扬项 目”,进一步将非上市火电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做 大做强火电板块。2016年,华能股份公司完成历 史上资产规模最大的一次资本运作,收购华能集 团公司山东公司80%、吉林公司100%、黑龙江公 司100%和中原燃机90%股权,使得可控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

——调整电源结构。华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步伐。2011年 6月10日,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 所开始挂牌交易,全球发行24.85亿股,募集资金 总额7.99亿美元。华能新能源公司备受国际投资 者青睐,国际配售部分在投资者推介会当日即获 足额认购,反映出对华能新能源产业的肯定和未 来发展信心。2017年12月15日,华能澜沧江水电 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是去 年发行规模最大、募集资金最多的实体经济企业。本次发行18亿股,募资总额为39.06亿元,首个 交易日开盘后,即快速涨停,涨幅43.78%。华能 水电定位为集团公司水电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 台,形成了澜沧江全流域水电开发与运营管理的 宏伟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战略实施 保驾护航。

——拓展经营版图。2003年,华能提出了“利 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海外投资建设、管理、开发、拥有电厂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走出 去”战略。当年12月16日,华能以2.27亿美元成功 竞标收购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两大发电厂权益的 OzGen公司50%的股权,迈出了华能“走出去”战略 中实质性的第一步,成为第一家在发达国家收购电力资产的中国电力企业。2008年4月,华能股份公 司收购了新加坡中新电力(私人)有限公司100%的 股权,从而全资拥有了新加坡大士能源有限公司。

——培育产业板块。今年10月26日,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 挂牌上市。长城证券本次发行约3.10亿股,合计 募集资金19.58亿元,首个交易日开盘后快速涨 停,涨幅44.06%,上市募集资金将进一步充实资 本实力。作为集团公司金融产业首家上市公司,长城证券成功上市也是“1+M+N”布局落地的又 一力证。

——融资创新支持。资本运作离不开资金支 持,华能不断开拓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 财务费用,为提升公司和央企在市场的信誉做出 了贡献。华能致力于积极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2006年,华能作为6家发起单位之一,向中国人民 银行提出了筹备成立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华 能也是该协会中唯一一家出任常任理事单位的非 金融企业。近年来,华能取得了一系列的市场融资 突破 :银行间市场第一家短融注册单位、首批超 短融发行企业、第一家中债资信再评级企业,并创 新发行了“贴现式”超短融、非平台类企业15年期 超长期中票、超长期限含权中票、首只DFI项下央 企债券等。为做好资金精细化文章,华能提出“五 个百分百”的要求,加大资金集中统筹,降低流动 性风险。目前,账户集中开立比率、资金账户监管 率、收支预算管控率都保持100%,可归集资金集 中率在99%以上。

“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 山涉水。”33年前一个不到50人、资本金1亿美元 的公司成长为今天拥有17000多万千瓦装机容量、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的发电集团,因改革开放 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是 华能的真实写照 ;与资本一 路同行,是华能的一个有力 注脚。

今天,对改革开放40周 年最好的纪念,就是改革更 深化、开放更扩大。华能将 以更广阔的胸襟、更开放的 姿态,迎接深化改革进程中 的险滩激流,拥抱开放世界 中的机遇挑战,开足马力、劈波斩浪,闯出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相关阅读: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三地上市 峥嵘岁月稠

华能资本公司:金融板块半卅耕耘

华能财务公司:金牌“掌柜”的31载春秋

华能水电:最是那一声铜锣无比响亮

华能区域资产整合的“陕西样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能集团查看更多>华能国际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