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垄断综合症”并发 电力体改深陷迷局

2002-05-27 14:12关键词:垄断电力电力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距离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然而除了个别股票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曾一度上扬之外,电力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却迟迟不见动静。   从本周开始,电力板块股价出现了整体下滑趋势。一向先知先觉的资本市场,此轮下跌是否别有用意?   国家电力监管的高层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之所以难以出笼,这当中最关键的还是地方和个别部门的利益受益者在从中作梗————最直接的就是利益的争夺,毕竟,国家电力公司留下了全国1/8强的国有资产。   原本明朗的电力体制改革,当掺杂进太多地方和部门利益之后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一位电力行业资深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将其归结为“垄断综合症”。具体而言,就是习惯了垄断这种生态环境之后,出于对既得利益的保护和对市场竞争的恐惧,个别政府和部门假以种种借口为新的垄断寻找出路。   而实际上,中国电力行业本身就是在高度垄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早已积弊深重。诚如国家计委的王骏处长所形容的那样:“电力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履艰难,电力消费者至今叫苦不迭,而国家电力公司以外的独立电力企业更是怨声载道。”   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垄断,而实质则是为了维护个别地方和部门的利益————因为垄断,导致各省以邻为壑,关闭电力市场;因为垄断,以项目的成本、利润反推电价,完全脱离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对电厂、电网巨大的隐性超额利润;因为垄断,电力企业私搞“三产”,设“小金库”————在这轮垄断中,国家电力公司及相关部门理所当然地成为操盘者,并成为最大的利益受益人。   改革本身意味着“破旧立新”,电力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新的一轮利益角逐即将展开。而电改给人的疑问是,谁能保证新的利益阶层不会产生新的垄断呢?事实上,南北电网和3—4家独立发电企业本身就给垄断的栖息留下了空间。   其实垄断无处不在。我们在对时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MBO模式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这一在国外被广泛采用的资本运作模式,在国内却变成了另一种垄断形式———在国有股权代言人缺位的情况下,企业经营层实际上掌握了对企业资源的垄断。而此轮垄断的操盘者竟然是企业经营层。   很难不让人怀疑,在被经营层掌控下的MBO,是否真正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是否能够保证交易的“三公”?自然就更遑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