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监会供电监管部解析电网“尖峰时刻”

2003-11-13 00:00关键词:电网监管供电监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已从去年的总体供需平衡、局部供应紧张,转变为今年的总体供需偏紧、局部地区在尖峰期严重缺电。电监会供电监管部在近期发布的电力供需尖峰期分析报告中详细解析了这一形势变化的原因,并首次引用“尖峰期”概念分析电力紧张地区的具体缺电性质。

报告将年持续负荷曲线中超过90%最大负荷的持续时期称为尖峰期。尖峰期通常由一些连续或不连续的时点构成,根据气候特点和近年来空调负荷比重的增加,大部分地区尖峰期集中出现在夏季7、8月,东北、西北等少部分地区在冬季也会出现尖峰时段。如果电网仅在尖峰期出现拉闸限电,那么这种缺电的性质为季节性、时段性缺电,根据情况又可分为缺电力和缺电量两种情况。如果电网在尖峰期和非尖峰期都出现拉闸限电,那么这种缺电属“硬缺电”。

报告通过对去年夏季以来特别是今年夏季各省区拉闸限电情况所做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电力紧缺的省份为18个省份,其中9个省区已不仅是尖峰期季节性、时段性缺电,而是电力电量并缺的“硬缺电”。从缺电的性质看,山西、蒙西、浙江、贵州、河北南网、江苏、广东、云南、宁夏属于“硬缺电”;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青海属于季节性、时段性缺电,主要是尖峰期缺电。

报告结合今年夏季全国电力供需情况,总结出尖峰期的五个特点:一是受气候影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呈现“南紧北松”。二是缺电范围进一步扩大,局部地区缺电比较严重,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三是部分地区缺电性质已发生变化,不仅主要表现为高峰时段缺电力,而基本是电力电量的短缺。四是拉电条次减少,限电负荷增多。五是高耗电行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电力供应普遍比较紧张。

报告还分析了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及今后两年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对策。报告建议,在扩大电力建设投资规模的同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加强电力规划工作,保证电网和电源建设协调发展。二是切实加强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三是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重视节能工作,引导社会合理用电。四是运用灵活合理的电价政策,缓解电力紧缺状况。五是研究电力需求尤其是尖峰期负荷和国民经济指标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内在关系。

据悉,自今年起,电监会供电监管部每年都将对尖峰期的电力供需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准确分析电力市场供需形势、做好电力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