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打破垄断 中国电厂竞争日趋激烈

2004-09-16 00:00关键词:电厂垄断中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简称华能国际)与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Huadian International Power,简称华电国际)上月公布中期财报时,这两家中国电力公司的股东们原本以为,中国强劲的能源需求会大幅提升公司利润。 

    但他们忘记了原材料这一环。煤炭价格的飙升对利润空间的打压如此之大,以致华电截至6月的6个月净利润下降了1.7%,而华能的净利润升幅也没有达到预期,仅为8.6%。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Data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因为能从邻近的内蒙古获得廉价的煤炭供应而受益,它的表现要好得多,中期净利润激增42%。 

    上述三家公司均在香港上市,它们不平衡的盈利表现进一步证明,在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State Power Company)的垄断被打破、并创建了五家区域性电力供应商后,该行业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竞争局面。 

    另外两家在重组中诞生的电力集团——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China Power,简称中电国际)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Guodian Group,简称国电集团),正准备于今年晚些时候在香港上市。 

    大唐在上半年成功削减了单位燃料成本,是三家海外上市电力公司中唯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公司。 

    大唐的发电厂集中在华北,供应的主要市场为北京和天津。这种集中的布局起到了帮助,并且由于电厂临近内蒙古的煤矿,使它在面对大幅攀升的运输成本时,所承担的压力相对较小。 

    大唐还和不少地方煤炭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使它得以锁定80%煤炭供应的成本,这一比例在中国电力公司中是最高的。据悉,国家控制的煤炭合同价格要比现货价格低17%至50%。 

    另一方面,华能与华电的大多数电厂分别位于东部沿海及山东省,远离中国的煤炭产地。中国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和偏远的西部省份。 

    华能国际是上述三家上市公司中最大的一家,上半年销售额达130亿元人民币(合15.7亿美元)。从上海到广东一带的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由于临近这一地区,华能国际一度受投资者青睐。 

    但随着煤炭价格扶摇直上,并突破公司对今年所作的5%的增幅预测,与地方煤矿缺少紧密联系的劣势抵消了高电价与需求上升带来的所有收益。今年上半年,华能的单位燃料成本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6%,公司因此受累。尽管销售增加了23.3%,但净利润仅增加8.6%,至25亿元人民币。 

    华电国际上半年的形势更糟糕。其主要市场山东省是中国仅有的10个电力过剩省份之一,同时该公司为燃料多付出了14%的成本。大多数分析师预期,今年中国煤炭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10%至15%,而大唐很可能继续保持其优势。 

    自今年1月以来,大唐的股价在香港上涨了13%;而华能的股价则下挫了13%;华电甚至跌去了31%。 

    但华能看起来正在恢复元气。它将从其母公司手中购买一座位于四川省的大型水电站,从而降低传统上对煤炭的依赖。 

    与此同时,预计华能的母公司将与一家大型煤炭生产商合作,在安徽省投资建设一批火电厂。这个项目被称为“火电三峡”。华能也加入到大唐和华电的行列,探索投资煤矿和铁路网的机会,以降低整个供应链中的价格波动。 

    另外,由于电力需求持续上升,独立发电商正通过积极的收购战略赢得市场份额,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华润电力(China Resources Power)是其中最有实力的一家。 

    很多大型融资活动已在筹备中,其中包括中电国际和国电集团的海外上市计划,以及以上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可能在国内发行A股的计划等。 

    由于中国的电力短缺预计将持续到2006年,因此这个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至于哪家电力供应商能取得最强的表现,还有待观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