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日,是新一轮电力改革三周年的日子。
这个节点上,无论是最近两周关于特高压项目的争论,还是杨名舟称电力改革不成功的炮轰,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2006年,电力供求将逐渐进入平衡甚至过剩的新周期,这场改革是否会回到垄断起点的争论也随之再次浮出水面。
特高压之惑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还没有获得通过。”12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办向《第一财经日报》否认了之前某媒体的报道。目前,可以确认的消息是,特高压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总方案中,有关环保和征地的部分已经在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电网公司的联合会议上获得通过。
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的高压电网。这次国家电网公司申报的试验示范工程是从山西东南—河南南阳—湖北荆门的一条650公里的特高压线路,该工程申报造价为55亿元。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特高压输电如果实现全国联网,将需要3000多亿元投资。
然而长期以来,围绕特高压电网的兴建与否,一直有两方面的意见。一方来自国家电网公司,而另外一方是电力系统的一些老专家。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曾表示,建设特高压电网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他亲自主编了《特高压电网》一书系统论述这一技术的必要性。
特高压电网有其技术优势,在《中国电力报》12月21日题为“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文章中称,特高压输电具有六大优势:输电容量大、送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工程投资省、土地利用效率高和联网能力强,并引用了中国工程院特高压咨询课题组“关于特高压输电技术及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的支持意见”(下称“意见”)。
目前明确对这个项目持反对意见的是张育英、陈望祥等老一辈的电力学家。电监会信息中心统计分析处处长杨名舟也在《中国电力改革基本不成功》的文章中对此持强烈的反对观点。
中国电力联合会原秘书长、电力学家陈望祥认为,“(特高压电网)连最起码的规划也没有,完全是想利用技术壁垒重新回到全国一张大网的老路上去。”
在2002年的电力改革中,陈望祥向国务院写信,力主推行以拆分国家电力公司为目标的电力改革。而这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区域电网。
应该说电力改革中的某些做法也采用了上述专家的意见,但关于特高压电网的修建,他们的反对态度鲜明。
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专家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大大低估了特高压的造价。经他们估算,仅这条试验示范工程就需耗资100亿元,总工程则高达5000多亿元。
此外,有专家列数据指出,整个2004年,我国跨省、跨区的电量交换不到全国总发电量的5.4%,建立特高压电网用于全国范围内交换电量的依据不足。
因此,由于这个项目以及其背后的电力改革牵扯到纷繁敏感的利益问题,所以许多专家都不愿意发表评论。
而中国工程院课题组聘请的院外专家、我国“十五”期间能源规划的起草人朱成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工程院课题组最后的结论并不像“意见”中那么肯定,而称需要进一步的论证,特高压技术只是可选择的方案之一。
对于这些意见,国家电网公司很低调,只是表示希望“埋头”做事,并对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审批通过报有极大的信心。
据评估专家介绍,此类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一般是先由企业上报可行性报告,再由发改委交给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做评估,评估通过之后才可能得到通过。
“现在还刚在发改委召集专家讨论的阶段。”参加过11月第一次讨论的陈望祥说。
5号文件
特高压兴建与否背后,实质还是回到了2002年电力改革的焦点——到底是做成全国一张大网还是加强区域电网。
而作为电力改革的标志性文件,2002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发[2002]5号“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下称“5号文件”)中,“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一起被确定为电力改革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和原则。
其中,“区域电网”取代了原先的全国一张大网成为改革的方向。
而在这个方案正式出台之前,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电力公司提出的方案就相持不下。其一是国家计委拟定的草案,一般称之为“0+4”方案;其二是国家电力公司提出的方案,一般称之为“1+6”方案。
前者主张取消国电公司,按照国家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西电东送”的格局,组建东北、北方、长江和南方四大电网公司,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电厂与电网公司脱离隶属关系,与独立电厂地位一样,实行厂网分开,然后将全部发电厂(站)组建成几个电源公司,实行竞价上网。
后者则主张保留和加强国电公司,再在其下组建六大电网公司,然后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当时就有学者指出,后者的目的就是要保留一个垄断企业,“1+6”对于没有完全解决政企分开、又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发电厂的公司来说,等于基本维持现状。
最后,经过两个方案的折中,组建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成为了5号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公司拥有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西北、华东(含福建)和华中(含重庆、四川)五个区域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由广东、海南和原国家电力公司在云南、贵州、广西的电网资产组成。
在保留一个大网的同时,5号文件同时又强调了区域电网的重要性,规定区域电网公司具有法人地位,享有法人财产和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利,并强调区域电网是改革的发展方向。
体制困局
在特高压项目之前,国家电网公司成立的新源发电公司就引起过巨大的争议。
今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名为“新源”的公司,其包含九家国网公司控股的发电企业,另有三个项目在建。
“5号文件是写了哪些电力资产要卖,可是并没有写由谁来卖。事关这么多国有资产,国家电网公司也没有权限自主出卖。”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兼研究室主任俞燕山告诉记者。
不过,俞燕山又表示,国家电网公司未违背5号文件精神,没有卖出原有的电力资产有其体制原因。由于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未将出卖电厂资产列入每年的改革计划,国家电网公司也就将这些资产保留至今,进而还成立了一家新源公司具体运作这些发电资产。
面对5号文件的落实不力,电力行业的体制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从2002年电力改革伊始至今,审批立项、制定电价政策和核定电价的权力一直在发改委。为推动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国务院成立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的5月又成立了和国务院能源办,前者负责每年有关电力体制改革计划的制定,是一个非常设的会议机构。后者负责涉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一个常设机构。发改委又下设能源局电力处,具体负责电力项目的核准和政策的研究与执行。
但上述的所有负责电力的部门的人员都在两三人左右,基本无暇统筹和顾及头绪繁多的电力体制改革。权力相对分散又缺乏实体的主管部门,使得电力改革的协调成本上升,甚至出现了上述5号文件中出售资产的条款无法落实的局面。
解决上述情况,专家建议扩大电监会的职能。陈望祥就建议,将5号文件的执行权下放到电监会,使得电监会拥有与证监会、银监会类似的市场监管和改革执行的权力,发挥其作为监管单位的积极作用。
目前,电监会的最主要职能是电力安全生产的监管和电力企业准入的审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14日,江西省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1、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规划管理权限和年度开发方案编制纳入设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管理范畴;2、电网企业要进一步压实并网安全责任,指导并网项目严格执行接入技术规范,落实“四可”等技术要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消息,山东能源监管办深入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重点聚焦新能源和储能电站等各类电源项目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接入电网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电网互联项目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公平开放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信息公开与报送情况、历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全面梳理公司“十四五”以来的奋斗历程,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近日,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的新产品技术鉴定会上,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抽水蓄能400兆瓦级发电电动机真空断路器成套开关设备通过鉴定,实现我国高压大容量开关领域的新突破,填补了我国抽水蓄能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空白。发电电动机出口断路器是抽水蓄能机组并网、故障跳闸的主开关,
在国家全力推进能源安全与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战略背景下,油气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自主化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战略支点。中国石油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战略指引,将油气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攻关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任务
作为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轴”)以自主创新突破行业瓶颈,历时3年攻克的16MW级主轴承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大兆瓦风电轴承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面对材料性能、产品精度及市场竞争的多维挑战,洛轴如何构建技术“护城河”?本期《风能》特邀洛轴党委书
新华社西藏林芝7月19日电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当日9时许,开工仪式在林芝市米林水电站坝址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业主中国雅江集团、项目参研参试参建单位代表中国电建、西藏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并为公司成立揭牌。张国清强调,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2020年3月,一份承载着行业期待的国家标准正式“出炉”——由金友集团主导起草的《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标准》成功发布,为中国电力装备产业竖起了全新的品质标杆!。国家标准的制定向来是行业发展的“指南针”,其背后是对技术实力、行业经验和责任担当的多重考验。金友集团能担此重任,源于其在新能
2012年11月17日,对于金友集团而言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这一天,金友集团的光伏电缆凭借卓越的品质与技术优势,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家级产品鉴定的光伏电缆产品,填补了国内光伏电缆无国家级鉴定标准的行业空白。【证书见下图1.图2.图3】(图1)(图2)(图3)国家级产品鉴定是对产品技术水平、质量可靠性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广州发展披露2025年上半年主要生产经营数据。2025年4-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66.1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含光伏发电售电量)63.4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64%和7.15%。2025年1-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18.47亿千瓦时,上网电
近日,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组织召开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座谈会,来自14家储能系统商的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如何落实中央“整治‘内卷式’竞争”精神,引导储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受邀参会。他表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7月15日,国家能源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工作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