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体制改革应从四方面推进

2006-08-15 00:00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电力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野平在第九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强调,实现电力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促进电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 

  王野平表示,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发展之路,得益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更得益于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2002年实施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实现厂网分开,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更加明显地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王野平认为,在新形势下,电力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从四个方面推进:一要适应厂网分开和竞价上网的要求,加快推进电力投资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对于竞争性的发电项目,要更多地利用公开招投标的办法确定项目投资者,通过竞争机制形成投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加快实施电价改革,结合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进程,分步骤地组织发电企业竞价上网;在实施电网主辅分离和输配分开核算改革的基础上,逐步确定合理的输配电价格;加大销售电价结构性调整,建立规范的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机制,逐步放开对非特定用户销售电价的直接控制。 

  二要加快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要在全面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通过区域市场调配资源的能力。同时,要发挥大电网联网的效益。实现备用共享、互联互供、水火(电)互济。 

  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电力规划约束。电力规划既要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又要纳入能源工业发展规划,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能源工业的发展需要。电力工业事关国计民生,电力规划必须立足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优化电力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 

  四要强化电力监管,提高监管效率,为电力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通过建立许可证监管和规则监管相结合的新的监管制度,增强监管的可预见性和透明度,使投资者在建立合理稳定预期的基础上衡量和规避风险,使国家、企业和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切实得到保障,为新体制下电力行业的稳定、有序和高效率运行保驾护航。 

  ■ 相关链接 

  电力工业发展须破解结构性矛盾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野平在第九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表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王野平认为,目前中国电力工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源结构不尽合理。截至2005年底,火电、水电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占总装机容量75.6%、22.9%;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所占比重较少。二是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协调,电力发展输配电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三是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问题较为突出。 

  王野平建议,当前必须继续调整电源结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有序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新能源发电;继续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把节约用电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继续加强电网建设,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联网,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继续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关键设备制造和供应能力。统筹电源与电网建设规划,加快跨省、跨区输电线路和城乡配电网的建设,做到有电输得出,有电用得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电力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