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湖南省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手记

2008-01-21 14:2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湖南湖南省煤炭产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湖南火电如履薄冰
      ——湖南省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手记
     本网通讯员李云湘

      元月9日,湖南省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在长沙枫林宾馆拉开帷幕。
      车子驶进枫林宾馆,立刻陷入了汽车的海洋,挂着湖南省各地、州、市牌照的汽车汇聚一堂,该省各煤炭集团、发电企业、钢铁企业等下游企业的负责人纷纷亮相,预先就铺垫了煤炭产运需衔接会的火爆。

      大唐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罗日平率领该公司燃料管理中心以及分公司系统五家火电企业的负责人快步走入会场,他们面容凝重,心事重重。从河北香河回来后,湖南省外煤炭涨价已是定局,电煤涨幅在30~110元/吨,即便这样万般无奈,分公司还是签订了800万吨的省外煤炭订货合同。入冬以来,分公司每日发电量在1亿千瓦时以上,日耗煤量8万吨左右,分公司系统库存煤量仅仅50万吨,一直在警戒线下徘徊。随行就市,湖南省内煤炭涨价势在必然,大家心里还是有些准备的,只是暗暗祈望涨幅不要那么离谱。

      政府反对漫天要价 
      自去年全国取消了延续多年的煤炭订货会,改由煤企和电企自主谈判合同后,全国煤价彻底走向市场。全国只召开煤炭的产运需衔接会,各省不再举办类似的衔接或协调会。然而,由于湖南水火电力结构特殊,本身煤炭资源相当匮乏,铁路运力又十分紧张,电煤价格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湖南煤炭市场的价格,因而湖南省委、省政府不得不举行省内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从中斡旋协调。当天上午,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出席了衔接会。

      从会上获悉,2007年湖南省煤炭总产量只有5300万吨,总消耗量达660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4.8%以上,电力行业消耗约230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约9.5%。今年,湖南省煤炭需求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预计全省煤炭消耗将超过6800万吨,而随着该省煤炭行业关闭整合工作的完成,全年煤炭总产量只在5000万吨徘徊。另外,由于铁路客运不断提速,今年涉及湖南省的铁路煤炭过口运量总计还比往年减少84万吨,其他省的煤炭运输形势非常严峻,这一状况直接导致湖南省内煤炭更加“奇货可居”。种种数据清楚地表明,湖南省内煤炭供不应求,再加上该省煤炭消耗具有的季节性、区域性和结构差异性等特点,使得2008年湖南省电煤供应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缺口。

      徐宪平副省长一再强调,今年湖南省继续将电力、钢铁(有色)和化肥(化工)行业、居民生活用煤作为资源和运力配置的重点。同时将资源、运力向产业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做得好的企业倾斜,向中长期合同、兑现率高、大客户以及发运条件好的企业倾斜。要求在电煤紧张的非常时期,铁路部门优先电煤运输,全力以赴做好调煤保电,确保春节和两会期间的电力供应。

      在会上,湖南省经委副主任杨晓晋明确提出反对煤企漫天要价。他指出:“2007年,煤炭价格普遍上涨,而火电企业的设备利用小时却整体下降,造成湖南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国家已三个周期未实现煤电联动,发电企业的承受能力已达极限了。希望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从大局出发,积极协调商谈,争取尽快签订电煤供应合同,实现合作共赢,维护煤炭产运销的长期稳定、和谐发展。”
      对于湖南省内煤炭的出省外运,杨晓晋也明确表态,除了品种调剂和铁路运输流向等因素外,湖南省内煤炭资源首先要满足省内各企业的需要,严格控制湖南煤炭出省。

     会后,罗日平副总经理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这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电煤问题上倾斜发电企业最明确表态的一次”,他由衷地说:“有了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心里有些底气了。毕竟,电力供应是全社会都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让发电企业一味赔本也不应该。”

      煤炭价格涨幅惊人
      下午,大唐湖南分公司与湘煤集团就电煤价格和数量进行首轮洽谈。分公司系统火电装机达620万千瓦,占湖南统调火电机组的60%以上,而湘煤集团旗下齐聚省管煤炭生产企业18家,是该省煤炭企业最大的集团,他们的声音基本决定着湖南煤炭价格的走向,因此,双方的洽谈是衔接会的焦点。
      都是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一见面,大家的双手紧握在一起,热情地寒暄。论感情,煤电本身就是双生子,相互依存,曾经的日子让大家结下了深厚友谊;论实力,短短几年双方却来了一个大逆转,笑语殷殷的背后有多少感慨万千?
      双方一落座即进入主题。湘煤集团运销公司副总经理肖正林外表看起来文质彬彬,但在出价上却显得有些狠:资兴煤每吨涨86元,洪山煤涨90元,白沙煤涨84元,长沙煤涨92元……室内的空调吹得人如沐春风,但人们的脊背却掠过嗖嗖的寒气。
 
      去年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煤炭企业员工社保金和工资额度不断升高,矿方加大了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的投入等原因,使得省内煤炭成本价格不断攀升。而由于湖南煤炭资源的紧缺,运输方式的单一,造成省内不靠湘江的内陆地方进煤完全依赖铁路运输,受到极大制约,再加上临近的广东省近期不能再从越南等地进煤,只好抢占湖南煤炭资源,粥少僧多,导致湖南煤价飞速高涨,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这样的涨幅还是大大出乎发电企业的预料。

      按每吨煤最低涨80元计算,就湖南火电企业而言,仅燃料成本就将上扬7.2亿元,火电企业窘境更甚。2007年,大唐在湘机组利用小时达4293小时,发电量达265.9亿千瓦时,但利润几乎为零,主要原因就是燃料成本激增,导致入不敷出,陷入“发的电越多越亏损”的怪圈。而今年煤价上涨趋势越演越烈,如何消化更大的成本压力?

      “煤炭价格早已市场化,别人涨,我不涨,我就破坏了游戏规则”,湘煤集团某负责人说:“我的成本压力也很大!你们得跟电网要利润,不能只从上游做文章。”

      煤价拿不下,机组“嗷嗷待哺”,大唐湖南分公司系统上下心急如焚,一筹莫展。

      煤电博弈电企丧失话语权
      全国煤炭价格放开后,煤价实现了市场化,而电价却还沿用2003年计划模式下的运行机制。当“计划电”遇到“市场煤”时,这一场仗,还未开始胜负已分。 

      按照以往的惯例,煤电洽谈往往要十几个回合,今年的洽谈由于双方对煤价的预期值相距甚远,洽谈更是屡屡陷入僵局。一边是手握紧缺资源的煤企,一边是遭遇“粮荒”的电企,一边神轻气闲,一边心急如焚,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窗外冬阳正艳,室内却剑拔弩张。
     由于双方对煤价咬得很死,湖南分公司燃料管理中心主任吴晓斌想效仿以往“只签量不签价”的模式打破僵局,然而,今年,湘煤集团只谈价不谈量。
      即便是谈量,也从去年供应的185万吨减少到150万吨。
      即便是签好合同的煤量,也不能完全保证兑现率。
      即便是现在谈好的煤价,也不能代表一年之中不再涨价。
      ……

      而且,今年的电煤合同签订采取谈好一个签一个的方式,不再汇总。这意味着煤炭企业本身握指成拳,而瞄准发电企业的软肋,实行各个击破的战术。

      昔日的好兄弟,如今不再说“打断筋骨连着皮”,不再说“唇齿相依”,不再说“雪中送炭”之类的话,他们只说“随行就市”,只谈市场规律。

     “就是喝再好的酒都没用!”湘煤集团某矿方负责人说:“市场就是这样残酷!我们的煤,要的人多着呢!”
      纵观整个洽谈,煤企的优势地位一览无遗。

       重压之下,华电长沙电厂以全盘接受湘煤集团提出价格的结果首先签订了电煤合同。他们最先沉不住气,该厂自投产以来,因为煤炭供应不及时,已数次停机,境况堪忧。

      接下来,湖南发电企业陆续与湘煤集团等煤炭企业签订了合同。如果单从企业效益出发,如此高昂的煤价只会让发电企业退避三舍,这样一来,煤炭市场就将从紧缺转为相对平衡的状态,煤价也会慢慢回落。然而,一旦缺煤停机,全省将面临拉闸限电的局面。在电企与煤企的较量中,电企把能否调煤保电,能否保障全省人民的生产生活放在了首位,把能否生存放在了第二位,讲政治讲大局,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衔接会上,大唐湖南分公司与煤炭企业签订了400万吨的火车煤,离“争九保八”的省内煤炭订货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由于分公司据理力争,矿方在电煤合同兑现率、时间以及质量上作了保证。

      吴晓斌屡屡叹气:“太难了,实在是太难了。不过,总还是签订了。”他直言不讳:“没办法,缺煤就得停机。07年初湘潭发电公司就因为缺煤,而‘趴’了一台60万千瓦的机组。为了保发电,我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煤电联动画饼充饥?
      去年7月,包括大唐集团公司在内的全国五大发电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请求尽快在电煤价格涨幅大的重点区域启动煤电联动。这已经电力行业第三次要求政府部门上调电价了。12月,中电联代表发电企业再次上书国家发改委,请求实施煤电联动。事不过三,被燃料成本挤占了巨大利润空间的发电企业似乎看到了破冰的曙光。然而,随着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规定电力近期不得涨价的消息传出,发电企业犹如冬天喝凉水,寒不自禁。始于2005年的煤电联动政策在这个价格暴涨的年代失效了。次日,大盘上涨20.7点,而59家电力上市公司仅12家上涨,其余均下跌,显示着电力行业对这一利空的悲观情绪。

      煤炭价格一涨再涨,数次达到实施煤电联动的条件,电价却始终按兵不动,火电企业的前景坎坷崎岖。
     对于发电集团屡次上书要求执行煤电联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回应称,由于CPI升幅较大,近期不会启动煤电联动机制。而且,由于电力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降低了成本,“煤电联动,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再来考虑这个问题。”

      近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CPI指数高居不下,发电企业翘首期盼的煤电联动迟迟难以实施。火电企业毛利率已经下滑到谷底,煤电联动到底是画饼充饥,还是未到时机?发电企业何时才能迎来行业回升的转折点?

      仍然祈望煤电联动
      2007年,大唐湖南分公司通过上大压小、技术改造、电量转移、科学管理等手段,使各项能耗指标下降很快。特别是供电煤耗,达到348.99克/千瓦时,同比降低10.92克/千瓦时,降幅高于集团公司的平均水平。
     “现在,能耗下降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分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人说:“尽管今年公司将会加大力度实施节能降耗的各项措施。但是,靠节能降耗拉动企业利润的空间实在太有限了。”

       火电企业生存岌岌可危,前途迷茫。
     “现在很多人都说电力行业是垄断,但他们一直混淆了电网和电厂的概念。2002年底,电力行业实行改革,厂网分家后,发电企业早就丧失了垄断地位,而电网的垄断程度却不断提高。事实上,火电企业是在夹缝中生存,特别是湖南火电企业,日子一年不如一年。燃料要去求煤矿和运输部门,请他们给煤炭,给运力,让价格;发出电来,要去求电网,请他们给调度。”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罗日平说。

       由于湖南水火电结构的特殊,火电长期给水电调峰,火电上网电价却没有实行调峰电价,挤占了火电企业的利润空间。
     “我们希望CPI能得到有效控制,促进煤电早日联动;或者,在湖南这样特殊的区域,尽快实施火电调峰电价。”分公司副总经理罗日平说。
       看来,火电企业脱困的唯一办法还是煤电联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湖南查看更多>湖南省查看更多>煤炭产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