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展史简述

2008-03-03 13:00来源:商务部网站关键词:石油输出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60年9月10-14日巴格达会议上,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共同发起组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这一永久性的政府间组织。除上述五个初始成员国外,卡塔尔(1961)、印度尼西亚(1962)、利比亚(1962)、阿联酋(1967)、阿尔及利亚(1969)、尼日利亚(1971)、厄瓜多尔(1973)、安哥拉(2007)和加蓬(1975)九国也先后加入了OPEC组织,其中厄瓜多尔曾于1992年12月到2007年10月退出过该组织后重新加入,加蓬则在1994年退出该组织。OPEC总部最开始设在瑞士日内瓦,5年后即1965年9月1日迁至奥地利维也纳。创建OPEC的主要目的是协调统一成员国间的石油政策,为石油输出国提供公平稳定的价格保证,为石油消费国提供有效、经济和稳定的石油供给,以及确保石油工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19世纪60年代
  这是OPEC成立的最初十年。同为石油输出国的五个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成立OPEC组织,共同致力于为该组织成员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谋求合法地位,以求打破当时号称“七姐妹”的新泽西标准石油、纽约标准石油、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德士古石油、海湾石油、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垄断。OPEC在这一时期内完成了一系列的组织基础架构工作,明确了组织目标,设立了秘书处并于1965年最终定址维也纳,同时通过了相关OPEC决议,持续开展与各大石油公司间的谈判,成员国数量也从最初的5个扩大到了10个。

  19世纪70年代
  这十年OPEC快速成长,引起世人瞩目。OPEC组织成员国第一次首脑峰会于1975年3月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召开。OPEC成员国通过控制国内石油工业获得了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决定性话语权。期间发生过两次较大的石油危机。一次是由1973年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石油禁运引发的,另一次则是由于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导致的。两次危机破坏了国际石油市场的平衡,直接导致国际油价飙升。1974年到1981年这7年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OPEC原油产量也保持在每天3000万桶的水平,但是随着节能型房屋的推广、工业流程的优化,汽车耗油量的降低,以及非OPEC成员国石油产量的增加,国际市场对OPEC石油需求量呈逐年减少态势,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份额从1974年的50下跌到了1979年的47。

  19世纪80年代
  8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冲上最高位,随后又戏剧化的开始持续下跌,直至1986年爆发第三次石油危机。虽然80年代后期,国际油价开始回升,但是始终没有恢复到80年代初期的最高水平。OPEC成员国在经历石油危机后也意识到通过协调统一的政策行动稳定国际市场油价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慢慢被提上国际社会议事日程。

  19世纪90年代
  90年代初,由于中东地区局势问题,国际石油市场引发恐慌导致油价猛涨。OPEC成员国通过提高各自石油产量,增加对国际市场石油供给,及时稳定了石油价格,从而有效避免了第四次石油危机。根据相关统计显示,1990年1月,沙特、科威特、伊拉克和伊朗四国石油产量分别占OPEC总产量的24、9、13和12。直到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前,国际油价在OPEC努力下始终保持长期稳定的状态。90年代末期,世界上众多石油公司掀起了整合浪潮,全球石油工业通过各公司间的技术共享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来源:商务部网站 朱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油输出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