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珍藏30年】那年家乡通电了

2008-09-28 14:10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30年珍藏30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叶华兵 

       小学五年级以前,我基本上是伴着煤油灯长大的,偶尔享受一下电灯带来的光明也是在去父亲单位小住的时候。1968年父亲从部队退伍后被分到我们县当时最大的电厂——太湖县电厂工作,那时候电厂发的电仅供县城内几个大的企业及城内部分居民使用,农村还处在灯火昏暗的“煤油灯”时代。小的时候,我特喜欢父亲单位房间里那接一根线就能发光、亮晶晶的玻璃灯炮,觉得它比老家的煤油灯好多了,所以总是隔三差五的吵着爷爷带我到爸爸那儿住上几天,过上几天光明的日子。每次去总要带上很多作业,在那明亮的灯光下做作业确实痛快,恨不得在那明亮的灯光下做完小学所有的作业。每次从爸爸那里回来,心里总是特舍不得,回来在那昏暗的煤油灯下做作业感觉就象没亮灯似的,总留恋那里的灯光,总是在想:如果家乡有一天也通了电该多好哦! 

       1984年,我终于盼到了我期望已久的那一刻,那年10月份,家乡终于通上电了。如今,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通电的情景。那时候父亲已是太湖县电力公司(现在的供电公司)电力安装队的队长了,家乡要通电,他自然是最高兴、最卖力的了。他带领的一班师傅们也特能吃苦,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就完成了全村所有高低压线路的挖坑、立杆、放线、安装等工作。那时候人们对通电的积极性也相当高,出工出力不需要组织,都是自发的,那怕自家农活再忙,也要放下手中的农活投入到其中,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早一天通上电,早一天脱离昏暗的煤油灯。 

      通电那天下午五时许,村配电房周围早已是人潮涌动,配电房前摆着一张长长的桌子,桌旁坐着乡政府、供电所等各级领导,村里的干部是忙前忙后的招待客人,配电房不远处的地上摆着一串长长的鞭炮,村民们也团团的围在周围,翘首以待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知道要通电,那天乡亲们早早就的放下了手中的农活,就象过年一样,在家准备了好酒好菜,门口也摆起了长长的鞭炮,把周边一些还没有通电的亲戚朋友都叫来,准备庆祝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一切准备就绪后,随着供电所一名工作人员用那长长的绝缘棒托着跌落保险往上一顶发出的“啪嗒”一声响,周围的人们一下子欢腾起来,老村长用那长满老茧的手拉下了配电房那盏白炙灯炮的开关,这标志着我们村结束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昏暗的“煤油灯”时代,迎来了崭新的“电”时代。那一夜,对于我们家乡的人们来说是个灯火辉煌的夜,是个不眠之夜,是个难忘的夜,男人们在一起吃着肉、喝着酒、畅谈着未来,妇女们在灯下做着手中的针线活,小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做完作业后就互相嬉闹着。那一夜,乡亲们都睡的很晚,他们要好好享受这一夜,这一夜他们等的太久。 

       如今,家乡通电已有二十余年了,这二十多年来,家乡在电力的作用下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成为现实,农民干农活也比以前轻松多了,电水泵、电脱谷机等改变了他们原来那种传统的耕作方式,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也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都在感叹:哎,电力真好!它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安徽太湖供电公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