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3年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可谓丰收之年,发电主业重返利润中心,占电力企业总利润的90%以上,煤炭板块仅维持微利,有的甚至因为煤质差、煤化工产业运行不畅等问题,濒临亏损。从五大电力集团2014年工作报告中,记者了解到,电力企业对煤炭投资的热情有所冷却,预计将对已有煤矿实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同时还将加强对进口煤和煤化工的整顿和管理。有进有退 果断瘦身在国电集团煤炭产业部相关负责人看来,2014年煤炭产业发展最大的转变来自思想的转变。“从过去的一哄而上,盲目圈占资源到现在的冷静思考、谨慎投资、科学布局,今年的变化是最大的。”该负责人说
11月份,中国进口煤炭2214万吨,时隔一个月之后,再次刷新中国单月历史最高煤炭进口量,印度尼西亚在中国进口煤炭的国家中继续位居首位。11月份,中国从印尼进口煤炭808.47万吨,占中国该月总进口量的36.52%;今年前11月,中国从印尼累计进口煤炭5658.86万吨,占中国总进口煤炭量的35.13%,成为中国海外购煤的首选。11月份,中国选择煤炭进口前五名的国家依然是印尼、澳大利亚、蒙古、越南、南非,中国从越南进口煤炭量超越了南非位居第四位,当月从该国进口煤炭203.28万吨。11月份,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464.4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0.98%
在迎峰度夏已全面结束的时候,一股局部缺电“逆流”不期而至,迅速席卷南方5省(区),大有日趋严重之势。造成南方地区电力出现重大缺口的原因,首因在于大旱引发的水电出力不足,其次则为火电也不“给力”。据悉,占南方5省(区)用电量70%的火电,受缺煤、煤质差、机组故障等影响,有22.2%的火电装机没有出力。大旱引发水电出力下降,是天灾,人力只能被动应对;火电出力不足,则是人为,人力可以主动作为。在人人皆知南方缺电并非装机不足的“硬缺电”时,掩盖在水电出力不足原因下的“煤电矛盾引
政企携手共谋发展,助力海西经济建设。6月3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福建省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暨国电福建电力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在榕举行。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朱永芃,党组书记、副总经理乔保平,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米树华,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春兰,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小晶,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岳,副省长苏增添、张志南等出席仪式。朱永芃、张志南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朱永芃、乔保平,孙春兰、黄小晶共同为国电福建公司成立揭牌。 &
有消息人士称,今年1月份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438.3%,令高层为之惊动。业内分析认为国内煤价高企带来盈利压力等因素致国内电企把眼光投向国外。电企呼吁及早启动煤电联动,并出台煤炭最高限价措施,将涨价幅度控制在20元/吨以内。 煤炭进口量增4倍惊动高层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继去年我国煤炭进口显著增长之后,1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接近历史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438.3%,达到1607.8万吨。 “这是市场的选择,国内电煤价格还是比国际煤价高呀!”华能集团一位高层人士表示,一月份煤炭高进口量的
我国是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经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世界第二。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除台湾省外,我国垂深2000米以前的煤炭资源总量为55697.49亿吨。但鉴于国内煤炭资源分布不均,道路不通等因素产生了国内煤炭开采难、运输难等问题,以至于我国煤炭价格并不稳定,甚至有节节升高之势。相对于国内煤炭价格的高升,国外煤企采取低价策略进入中国市场。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净进口煤炭1.03亿吨,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有专家预测我国煤炭的进口趋势还将持续下去。对于这一趋势形成后所
2009年的煤炭净进口是否意味着我国进入了“进口煤”时代?答案还不得而知。但专业人士认为,短期内我国煤炭仍会处于净进口的状态。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2009年我国煤炭净进口1.03亿吨。全年进口煤炭1.26亿吨,同比增长211.9%,出口煤炭2240万吨,同比下降50.7%。 这一数据印证了国家能源局在年前发布的消息。据悉,澳大利亚是中国煤炭进口的首要国家,贡献了4390万吨的煤炭。 今年净进口或将增长 一跃成为煤炭净进口国,难免让人担忧今后煤炭的进口态势:净进口的现象是否将常态化? 国家能源局
近年来,由于电企与煤企之间在煤炭价格谈判时常发生‘顶牛事件’,电企海外购煤的动力和意愿不断增强” 春节前夕,一个重磅新闻“炸开”:中国最大的火力发电集团中电国际,将以600亿美元购得澳大利亚煤企20年6亿吨煤炭的供应。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出口合同。 进口煤炭渐成趋势 日前,有国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亿万富豪克莱夫·帕默控股的铁矿石和煤炭公司Resourcehouse Ltd表示,已获得中电投控股子公司中电国际价值600亿美元的合同。 与此同时,Resourcehouse打算下月在中国香港进行IPO,欲募集资金30亿美元,其中相
澳洲的源库资源日前称,已与中国电力已达成一笔价值600亿美元、为期20年的合约,将向中国电力每年供应3,000万吨煤炭,并称此为澳洲历来最大的出口合约。源库资源预计3月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筹资额达30亿美元。 这一重磅消息引爆了舆论,尽管坊间众说纷纭,但消息来源仅限于澳方,中国电力并未给出正面回应。 这一消息给中国能源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业内人士认为,这应该是中国电力企业海外购煤史上最大的
2010年1月3日,北京大雪,1951年以来最大的一场。 300公里外的秦皇岛封航,煤码头上的工人说,风大,八九级,船靠不了岸。“北煤南运”的中枢遇阻。 5日,节气小寒,北京的气温降至50年来的最低。 不止北方,寒冷还充斥在南方的空气中。目前,湖北全省电煤储量不及去年时的一半,火电只能支撑11天,武汉近2000家工厂轮流停产让电;同时,浙江的电煤库存也只剩10天,福建、两广的主要电厂的库存也降至个位数,南方多数省份用电已经进入红色预警区。 7日,天气预报:周末北京再降大雪,寒
2010年全国煤炭订货会渐趋行近之际,各方备战的狼烟已然烧起。 继10月26日同煤集团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小型的“煤炭订货会”,向电企发出最后“通牒”后,中间商正在加大海外煤炭进口力度,试图从煤电谈判的间隙中获益。 “9月28日越南进行新一轮的煤炭招标中,多个煤种的越南煤均被国内企业推高。其中5300大卡左右的10B2越南煤被最后以66美元/吨成交,创下今年最高纪录,中标者为广东一中间商。”28日,广西东兴市嘉鑫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邦向记者透露,中间商正在为今年冬季煤价的季节性上涨、煤电谈判做豪赌。 自年初至7月份短短半年时间,规
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大量接入,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得以缓解,传统煤电机组的定位和经营也迎来了新的变化。(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武魏楠)2024年末到2025年初,或许在大众的视角中,煤电的遭遇并不太好。2024年11月,路透社报道称中国煤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有望在今年降至60%以下。而中电联在20
“双碳”目标下,煤电面临着从我国电量供应主体电源逐步向支撑性调节电源转型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因煤价高位和电价传导不畅导致煤电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甚至给部分地区的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带来隐患,容量电价对于缓解煤电经营压力、稳定行业预期、保障煤电发挥支撑调节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于2024年
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在大力践行“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电力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电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尤其是《能源法》正式出台,为
曾经“发一度电、赔一毛钱”的发电企业,业绩正逐步回暖。(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纵观近几年发电企业的业绩表现,一条先下降后上涨的曲线跃然纸上,本轮周期的走势,完全被居高不下的煤价“牵着鼻子走”。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电煤供应形势从宽松转为偏紧,五大发电集团亏损金额从百亿增至千
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场景下,灵活性是其中的核心命题之一,而灵活性资源匮乏、系统调节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能源转型的一大瓶颈。就我国灵活性资源不足的问题,《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已深度开展过煤电深调(聚焦|煤电深调的“囚徒困境”)、新型储能(深度|稳赔不赚!新型储能如何破解盈利难题)和抽水
在承受重压2年之后,发电企业终于等到了“翻身”的一年。2023年,火电企业业绩一扫“巨亏”阴霾,开始整体”预喜”。截至目前,共有23家火电上市公司公布了业绩预告,其中五大发电集团控股上市公司10家。(来源:“能见”编辑|狮子)在这10家企业中,仅有2家业绩仍处亏损状态,且亏损规模已明显收窄;
(来源:中外对话订阅号撰文|张永平,周锋,彭丽楠,俞洋)中国亟需建立一个以现货市场为核心的、开放、健全、统一的电力市场,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并减少对新增煤电装机的依赖。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的能源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去年,中国政府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
2023年上半年,在煤价下行行情下,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境遇“乾坤扭转”。(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狮子)7月24日,港股煤炭板块午后走低。截至收盘,金马能源(06885.HK)跌超6%,蒙古焦煤(00975.HK)盘中跌幅一度接近6%,至收盘跌幅收窄至2.09%。中信证券行业周报显示,2023年7月第四周,中信煤
当前,电力领域安全保供、低碳转型、降低用能成本等多元目标相互交织,我国煤电总量大、能力强,在当前和未来都将起到最为关键的支撑作用。而如何在众多目标、市场主体之间统筹协调、优化排序、争取实现“鱼和熊掌兼得”,成为行业重点问题。5月30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
“煤价呈现摧枯拉朽式的下跌”“进口煤来搅局,煤价要崩盘”“贸易商心理防线被摧毁,高库存将打压夏季行情”……作为大宗商品,受供需变化和国际贸易影响,煤和电存在着较为规律的周期波动。作为紧密联系的上下游,两者此消彼长、你进我退、博弈均衡。上一轮煤价上涨周期出现在2008—2011年,新一轮电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近年来,我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但局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情况时有发生。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国情,如何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更好发挥煤电支撑保障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在电力市场建设与能源保供方面的工作实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