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抓住机遇,迎接这次全球核电发展的高峰,中国核电相关建设和设备制造企业要加快推进核电技术装备的自主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为自己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通过大幅降低工程造价来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加快推进核电建设,对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8日,在国家能源局举办的"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第三次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当前能够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只有核能,因此,加快推进核电建设,对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能源供应年均增速为5.4%,经济年均增速为9.7%,以能源翻一番保障了GDP翻两番。然而迄今,中国一次能源中煤炭仍占70%以上,总发电量中煤电的比例更是高达83%,以煤为主、清洁能源比例非常低的能源消费结构还没有真正改变。中国电力和整体能源对煤炭的依存度高,不仅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破坏,也因大量的"北煤南运"给中国本已处于瓶颈状态的交通运输业带来很大压力。
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其能量密度低、经济性比较差,不易形成大规模的供应,因此发达国家都将能量密度高、可以大规模供应、经济性好、无污染的核能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首选。在西方发达国家,核电售价要低于火电的价格。在中国广东、浙江等能源匮乏的发达地区,核电上网电价也低于煤电脱硫的标杆电价。数据显示,以煤、油和天然气发电,每100万千瓦时电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994吨、814吨和550吨,而核能发电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全球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400个,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6%,核能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每年相当于减少20多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减排的意义非常大。
核电发展进入复苏期,全球将迎来核电建设的第二个高峰
随着核电技术的进步,前期制约核电发展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大幅提高。并且,近年来的能源价格上扬和经济迅速发展使各国开始重新重视核电发展,因安全阴影沉寂了20年的核电进入复苏期。截至2008年3月20日,世界上32个国家和地区,共有400多台核电机组在运行,核电总装机容量超过3.9亿千瓦,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7%。全球有16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超过25%,法国则高达78%,欧盟整体35%,美国19.4%,俄罗斯16%,日本27.5%,韩国35.3%。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的核电比例都比较高。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建成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现役核电机组11台,核电装机容量910万千瓦。核电装机仅占电力总装机的1.1%,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因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和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阴影而沉寂了多年的核电,再次受到广泛重视。美国计划至2020年增加6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其中1000万千瓦依靠现有机组增效来完成,另外5000万千瓦依靠新建核电机组实现。到2011年,法国目前运行的58台核电机组将有一半平均年龄达到30岁,达到最初预定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法国政府决定在2015年到2020年以新一代的核电站代替目前的核电站。印度的投资计划同样令人惊叹,由于能源匮乏,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印度实施了核电振兴计划,目前有至少8台机组正在兴建中,将使2012年该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250万千瓦达到760万千瓦,而其目标是在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印度届时的电力供给中将有15%来自核电。
根据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建成核电机组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左右,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达到4%。争取到2030年,中国核电装机达10000万至12000万千瓦,在技术和规模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国家能源局在海口举办的"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第三次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信息表明,中国近期将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目标有望大幅提升。
目前,中国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500多万千瓦。其中包括:已经进入安装阶段的秦山二期扩建2台65万千瓦核电机组和岭澳二期2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2007年开工建设的辽宁红沿河4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2008年开工建设的福建宁德4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福建福清6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广东阳江6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浙江方家山2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张国宝在国家能源局"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第三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9年,中国引进美国西屋AP1000技术建设的浙江三门一期2台125万千瓦核电机组、山东海阳一期2台125万千瓦核电机组,引进欧洲EPR技术建设的广东台山2台170万千瓦核电机组,以及海南核电一期2台65万千瓦核电机组等项目将相继开工,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2010年,中国内陆江西、湖南和湖北三个核电项目可望开工。后年,上述一些项目的二期工程也将开工建设。可以说,中国已经步入核电建设的第一个高峰期,而世界则将迎来核电发展的第二波高峰。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共有441台核电站投入运营,27台正在兴建中,还有151台正在立项和可行性研究阶段。
加快推进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是企业抓住全球核电发展高峰机遇的重要举措
中国和世界核电发展的加速,为中国核电项目建设、营运企业和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展示了良好的盈利前景。而加快核电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是抓住机遇迎接全球核电发展第二个高峰的必备条件。
至2005年,全球第二代核电站(堆)共有440多台,积累了超过1.2万多堆年的安全运行经验。20世纪90年代开始诞生的第三代技术是在第二代技术基础上,对严重事故预防和安全系统的改进提高,安全可靠性从设计上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则依赖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代表为美国西屋公司AP1000技术和法国法玛通公司EPR技术。第二代核电站运行业绩良好,尚有改进潜力和发展空间,预计未来30年二代压水堆仍将是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第三代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目前尚未取得实际运行经验,没有成熟的商用机型,达到批量规模建设的阶段还需要有个过程。
通过大亚湾、岭澳一期和二期核电项目的建设,中国已初步掌握了第二代及改进型核电技术,并具备了批量化建设百万千瓦核电站的能力。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隋永滨介绍,中国在建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核电站的综合国产化率已达75%-80%,新近核准的项目综合国产化率可达80%以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核电自主化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是:通过依托重点工程,进一步提高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率,同时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大力推进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不但对于加快中国核电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还能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且通过大幅降低工程造价,为企业节约投资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核电项目总投资中,50%以上为设备价款。由于中国还不具备某些关键设备的制造能力,比如一些大型铸锻件、核级泵阀和DCS数字化仪控系统,中国进口这些设备时往往要支付比国内类似产品高2-3倍的价格。也正因为如此,虽然中国目前在建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核电站的综合国产化率已达到75%-80%,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只能获得设备制造利润的30%,而供货量不足30%的国外核电设备制造商却拿走了70%的利润。
对于核电项目业者单位,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可以显著降低投资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机组的工程造价高达每千瓦2000美元,随后的广东岭澳一期核电站降到每千瓦1800美元,岭澳二期降到1550美元,辽宁红沿河和福建宁德项目降到1500美元,广东阳江项目有望达到1400美元。随着批量的增加、国产化程度的加深,中国核电项目工程造价越来越低。虽然其中可能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装备自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国内核电工程造价降低的决定性因素。
从长远来看,通过设备国产化,降低核电建设成本,还可提高核电与其他电力形式的竞争力。在国外,核电一般都比煤电价格要低,中国大亚湾核电项目目前也可以做到这一点。随着中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核电初期投入将逐渐降低,核电价格还将有所下降。
为了加快推进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中国正在抓紧制定《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管理办法》,并可望在近期发布。而作为企业,加大技术、资金和人才投入,对目前中国还不能制造的关键设备进行重点技术攻关,是其抢占包括国外市场在内的巨大核电市场份额,获得更好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大唐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谈。吕军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
4月15日,中越发表《联合声明》,其中提出,努力将科技合作打造成为两国合作新亮点,探讨开展人工智能、半导体、核能等领域合作,落实好中越科技合作协定,继续发挥好科技合作联委会作用,深化科技创新政策对接,在医药卫生、防灾减灾、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加强中越科技人文交流,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2025年第一批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名单》,昌江核电公司61人获颁“华龙一号”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标志着中国华能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实现“零”的突破,为昌江核电后续冷试、热试、装料和商运等关键节点以及华能核电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拥有一定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7日,《烟威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工程建设必要性(1)2030年前烟台和威海地区计划投产的大型电源项目装机容量合计8388MW,其中煤电和燃机10488MW、核电10400MW、海上新能源17500MW(风电和光伏分别为13500MW和4000MW),根据平衡计算,2027年、2030年、2035年烟
据Euractiv报道,哈萨克斯坦加快了其首座核电站(NPP)的开发进程,希望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同时减少对煤炭储备的依赖,也引发了关于未来可再生能源需求的疑问。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现在正加快速度建造其第一座核电站,以解决其能源问题。托卡耶夫总统表示,该进程需要加快,因为哈萨克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直观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电力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电力大发展、大突破的一年,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截至当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3.5亿千瓦,同比增长近15%,首次迈入30亿千瓦装机“大关
2月27日,中核二三召开领导干部任职宣布大会。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建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宝智出席会议并讲话,中核二三董事王义、刘月梅参加会议。中国核建人力资源部(组织部)总经理王林森主持会议并宣布任免决定:推荐屈强为中核二三副总经理(主持经理班子工作);建议免去范凯兼任的中核二
为确保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近年来我国能源安全再度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处理好能源发展与安全、近期与远期、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关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华能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推动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国资委发布的《中国国有企业践行“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入关键一年,全面深化改革扬帆再启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走过关键一程。一年来,国家电投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严”的基调、“实”的导向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一、“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成套技术装备“国和一号”是依托“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该项成果形成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蒸汽发生器、反应
12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发布。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名列其中。“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五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的、并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既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或关键技术装备,也涵盖工程科技关键原始创新与突
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洞察国内外能源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我国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全球装机容量第二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统揽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洞察国内外能源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系统阐述了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路径和基本要求,指明了我国能源发展的前进方向。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科学
记者: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以来,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有何变化?我国在全球能源转型格局中的角色有什么变化?林卫斌: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电力在供应保障能力建设、节能减排、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诸
记者: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以来,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有何变化?我国在全球能源转型格局中的角色有什么变化?林卫斌: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电力在供应保障能力建设、节能减排、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诸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高度重视,就推动能源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于2014年6月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3年发电量、供热量、煤炭产量、利润、新能源装机等主要生产经营指
2024年新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为广东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4月10日,电投产融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此次交易涉及将公司持有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出,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近日,公司收到国家档案局印发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档案验收意见,示范工程档案专项正式通过验收。专项验收工作于3月2日至5日开展,期间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验收组听取相关汇报、观看项目档案宣传片、现场查验档案材料并质询,认为示范工程档案收集比较齐全,分类合理,整理规范,项目档案能够反映项目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2025年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年度
2025年3月20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迎来开工建设40周年。记者当天从中核集团获悉,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核电站到国内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拥有9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8亿吨。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
延伸阅读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以石墨作慢化剂,采用氦气作冷却剂,固有安全性高。我国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于2020年11月完成双堆冷试,2021年12月完成首次并网发电,2023年12月6日正式投入商运并良好运营至今,这意味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