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6ldquo;中国目前的电力总装机容量8亿千瓦,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五国加起来才6亿8,从这种形势看,我国的发电装机量不能说完全过剩,但也确实比较多了。反过来说,我们的经济结构太不合理。%26rdquo;
昨天,全国政协经济组32组的讨论会,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经济下滑影响电力需求
李德水的话音未落,有委员就反驳,从人均用电量看,中国的电力生产并不多。
而李德水则指出,判断电力是否过剩不能以人均用电作为标准,因为我国人民生活用电,只占电力消费总量的10%多一点,大部分还是工业用电,过去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的电力紧张,也使电力公司拼命圈地,能占多少就先占下多少。
此时坐在李德水旁边的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也加入了讨论,他指出,电力行业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当电力感觉不足时再造电厂是来不及的,%26ldquo;这一轮经济周期是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的,供电紧张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整整持续了五年,这五年也是电力持续建设的五年,到2006年下半年电力需求才开始缓解,真正电力供需平衡是去年下半年,甚至在2008年上半年广东还是缺电的。%26rdquo;
陆启洲进一步指出,他认为这一次的电力过剩,并不是电力行业自身发展引起的,而是金融危机引起的实体经济下滑的影响,使2008年下半年的电力需求开始负增长。
上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0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认为,2009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将是电力增长最困难的时期,上半年仍有可能持续出现负增长。国家发改委的报告则认为,今年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呈阶段性供大于求。
电力结构调整好时机
在此前几天总工会的小组讨论中,大唐集团总经理翟若愚也曾表示,现在不应该看电力暂时富余了就放慢电力的发展,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速度,做到适度超前。不过,也要注意调整电力结构,而不是搞盲目的低水平建设。
陆启洲在昨天也认为,目前电力行业的困难,也是电力结构调整的好时机。%26ldquo;等经济上来了,电力结构调整又无法进行了。%26rdquo;
翟若愚则在此前的小组讨论中亦表示,清洁能源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而清洁能源发展不快,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比如风电需要国产化设备的配套,目前基本依靠进口,造价非常高,水电涉及到移民问题,建议国家除了一次性给予移民补贴。核电方面,不能只有少数企业垄断开发,应扶持几个有能力的企业有计划地进入。
煤电%26ldquo;顶牛%26rdquo;两败俱伤
陆启洲认为,电力需求负增长,供大于求的形势今年不会改善,但依靠国家注资等也不能根本改变电力企业的亏损局面,最根本的还是要改革电价形成机制,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事实上,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2009年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
此外,陆启洲指出,煤电关系的不协调是目前非常突出的矛盾,%26ldquo;去年五大发电企业都亏损,煤炭企业今年还要涨价50块钱,电力企业认为再涨就是找死,煤炭价格如果今年继续涨的话,70%的发电企业要破产了。%26rdquo;
陆启洲认为,煤电%26ldquo;顶牛%26rdquo;的背后,还是要对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目前煤炭市场已经市场化了,而电力还是政府定价,从2006年开始煤炭价格一直上行,但电价并没有太多变化。
李德水则建议,五大电力集团也可以%26ldquo;抱团%26rdquo;。
而为了应对目前的煤电%26ldquo;顶牛%26rdquo;,中电投等电力企业已经在加大上下游煤电铝一体化的拓展,向上游煤矿开发和下游电解铝生产延伸。
对此,有委员质疑称,电力企业既挖煤,又修铁路,涉及面太广了。%26ldquo;根据市场经济原理,的确应该社会化专业分工,但是不做这些,我们现在就要受制于人。%26rdquo;陆启洲无奈地说,到两三年后,煤炭供需就会过剩,到时候煤炭企业日子就不好过了。
海关总署的分析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国内外电力、钢铁和煤化工等产业发展受到明显冲击,导致煤炭市场需求疲软,中国煤炭供给已由趋紧转为相对过剩。
招商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卢平甚至表示,未来两年,煤炭供给将稳定增长而需求增速下降,煤炭面临供过于求态势,限产或维持弱平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媒体报道,就在广东2025年电力长协签约的当口,在粤十一家发电集团临门一脚,于2024年10月25日联合向政府部门致函申请,呼吁优化电力交易机制,筑牢预防经营进一步恶化的堤坝。(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今年以来,紧绷的广东电力供应,迎来了满满的松弛感。随着新核准的煤电等电源项目陆续投产
当地时间10月18日,古巴能源与矿产部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其位于马坦萨斯省的中央热电厂当天上午11时发生故障,导致国家电力系统中断,发生全国性断电。虽然经过古巴电力联盟的全力抢修首都哈瓦那部分地区已经恢复供电,但哈瓦那大部分地区以及古巴许多城市,依然处在黑暗之中。10月20日飓风“奥
9月16日,印度可再生能源部部长普拉拉德·乔希(PralhadJoshi)在印度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会议RE-Invest上表示,印度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已承诺提供3860亿美元的融资,用于扩大该国的可再生能源能力。普拉拉德·乔希表示,这些投资将帮助印度实现到2030年清洁电力产能增加一倍以上的目标,清洁能源开发商已
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一系列改革部署,明确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要求,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来源:能源评
1-7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62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7月当月发电量716.1亿千瓦时,创今年当月发电量新高,同比增长6.3%。新能源持续发力,太阳能发电快速增长。1-7月,规模以上工业火力发电量354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新能源发电量1063.1亿千瓦时,增长19.0%。其中,风力发电量877.
当地时间10月27日,中国能建总承包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1500MW燃气联合循环电站项目1号燃机机组与当地电网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这是本月继燃机首次点火、汽轮机扣缸2号机组倒送电之后的又一重大节点,标志着目前中亚最大电站项目建设实现重要里程碑节点。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部长茹拉别克·米尔扎马赫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电力市场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此同时,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市场也面临着电价、新能源出力、极端天气事件、交易主体策略性行为、市场政策调整、线路设备故障等多重随机性因素的叠加影响,各市场主体面对的风险水平
7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在内的6个文件。会议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
近期,南非电力短缺情况加剧,为应对能源危机,南非政府宣布,将在加大电力进口力度的同时,鼓励私营企业加大投资、力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据了解,过去几年间,南非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电力短缺。2022年,南非电力供应情况进一步恶化,全年有205天出现了不同面积的停电,刷新了全年停电天数的最高
近期,南非电力短缺情况加剧,为应对能源危机,南非政府宣布,将在加大电力进口力度的同时,鼓励私营企业加大投资、力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据了解,过去几年间,南非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电力短缺。2022年,南非电力供应情况进一步恶化,全年有205天出现了不同面积的停电,刷新了全年停电天数的最高
国网山西电力近日推出环保污染防治地图监测场景平台,首次以“电力大数据+地图”的方式,实现对全省污染企业用电监测全覆盖,及时反映污染企业的地理分布与生产状态,为排污监控、环境治理提供新视角。这一地图监测场景平台首次实现了对山西省所有重点污染企业数量、用电量、电力产能比三大指标的动态
欧洲光伏协会(SolarPowerEurope,SPE)在其最新报告《2025-2029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中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在中性预测下,将同比增长10%,达到655GW。尽管这一增长绝对值仍很可观,但相较2024年33%的高增长(当年新增装机597GW),增速明显放缓。SPE指出,全球两大光伏市场中国和美国的
5月6日,锦州市工信局关于印发锦州市2025年有序用电方案的通知。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1.上年度电力供需情况分析500千伏变电站2座(董家、北宁),容量3000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15座(含开闭站2座),变电容量4140兆伏安;220千伏电气化铁路牵引站13座;公司所属500千伏输电线路16条,220千伏输电线
年初,136号文件的发布,曾让行业经历短暂的“情绪过山车”。起初,“强制配储”政策的叫停,让习惯了强配时代的从业者们一度感到前景黯淡。但很快,业内便敏锐捕捉到政策背后的深意#x2014;#x2014;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全面
“赞比亚有300多家,尼日利亚更多有400多家,肯尼亚都200多家。”非洲一家储能电池仓库前,一个中国小哥指着背后的小型储能产品说着。他口中的900多家不是别的,正是中国人开在非洲的新能源工厂。公司遍地开花,但市场依旧火热非常。新能源出海非洲的造福故事,我们在德业的最新财报里就得以窥见:2025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近来,风声鹤唳。随着分布式光伏新规4月30日和新能源入市政策6月1日两个窗口期的陆续到来,“抢装潮”将告一段落,同时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未知甚至恐惧,接踵而至。2025年3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1GW,同比增长124%,1-3月新增装机59.71GW,同比增长30.5%。但是,“抢装潮”并没有带来多少喜乐,反而
面对行业内卷、资本收紧新周期,储能企业正在批量扎堆港股IPO。2024年下半年以来,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思格新能源、南都电源、双登集团、正力新能等多家储能企业进击港股,港股上市成为2025年储能行业的重要战略选择。高工储能据此提出简单五问,希冀揭秘储能企业扎堆港股IPO的来龙去脉以及行业影响。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当前,我国电力供需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经济复苏乏力与新能源装机激增交织,叠加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对电力系统提出多维挑战。出口型制造业受关税冲击导致区域用电承压,而新能源消纳瓶颈与火电占比下滑则凸显系统调节短板。在此背景下,深化市场机制改革、强化跨区域协同调度、激活需求侧响应能力
4月21日,*ST中利披露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3.6亿元,同比下降41.8%;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5.0亿元变为亏损11.7亿元,亏损额有所减少;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3.0亿元变为亏损22.5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59亿元,同比下降327.6%;EPS(全面摊薄)为-0.3904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