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新能源的推广和使用能否引发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潮

2009-05-22 09:44来源:国际煤炭网关键词:新能源产业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导致煤炭作为新能源,取代了传统生物质能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并引发了十八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后二百多年的经济发展史一再证明,历次爆发的工业革命,无一例外地都与能源使用上的技术进步、推陈出新息息相关。如今,在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双重冲击的背景下,新能源的不断推广和使用,能否引发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潮,正成为全世界关注与期盼的焦点。这种关注与期盼,透过我国资本市场则演绎出新能源概念板块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以天威保变、金风科技、孚日股份为代表的一大批新能源概念股票成为市场热捧的明星。

     新能源市场究竟有多大?市场前景有多远?眼下恐怕无人敢做定量估计。就新能源整体而言,国际能源总署预计到2010年全球替代能源市场的产值将达到6250亿美元。以风电市场为例。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同比增长106%。不过,整体来看,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占国内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假使我国在2020年达到欧洲五成的装机占比,届时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900万千瓦,带来的风电市场总需求将超过1800亿美元。再来看太阳能发电。2008年全球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5.95GW,比2007年增长了110%,其中新增量的近九成被欧美国家占有。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发电总装机容量的万分之一,处于行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有业内机构预计,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效率的不断提高、政府补贴的到位,太阳能发电产业将迎来长期、爆发式的增长。

     正是看到新能源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各国政府才不遗余力地在新能源领域展开激烈角逐。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的最新一项计划是,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发电将占日总用电量的20%。其他发达国家也都推出雄心勃勃的新能源发展计划。但无可否认的是,美国始终是世界新能源发展的领军者。还是在年初,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和能源大国的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其就职演说中就明确提出了美国国家战略的几大目标,其中的第一目标就是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重新夺回新能源的领导权。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大户,美国迫切需要寻找替代传统能源的战略发展方向,新能源无疑是承担这一重任的最好选择。

     与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几乎同步,1月26日,由德国、西班牙和丹麦发起的国际新能源组织(IRENA)在德国波恩成立。该机构的宗旨是在全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大使用新能源。会议组织者表示,尽管其他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能源组织也致力于扩大新能源发展,但IRENA是世界首个完全致力于该项目的国际组织。德国环境部长称,IRENA将比迄今为止的所有组织更多地关注新能源。

    在我国,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计划也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 4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加快推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除此前已相继通过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外,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也被列为下一步培育的%26quot;新的增长点%26quot;。
 
     还是在4月中旬,中美能源合作建设的最大项目三门核电站正式动工。专程赶赴现场参加开工仪式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扶持,促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能源乃至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与此同时,一份广为各界期盼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也正在由政府部门积极制定之中。国家能源局已经专门就这一《规划》召开会议,并要求各地上报相关新能源项目。有细心的媒体发现,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近日撰文对新能源发展的表述也在发生变化:对核电,由%26quot;十一五%26quot;规划中的%26quot;积极发展%26quot;变成了%26quot;大力发展%26quot;;水电则由%26quot;有序开发%26quot;变成%26quot;积极推进%26quot;。涉及其他新能源的提法也变为%26quot;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热电联产等清洁高效能源的建设%26quot;,与以往较为笼统的%26quot;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6quot;的表述差别甚大。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值此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各主要工业国家着力发展新能源的举措,既着眼于应对当前金融经济危机,更有从战略角度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把握主导权等多方面的考虑,必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和带动。而中国选择以新能源为突破,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发展,必将确立中国在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有研究机构就此前瞻性地指出,伴随着新能源的广泛使用,必将引发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也是未来最大的历史性机遇与社会发展方向。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能源技术的进步,这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分析人士有针对性地指出,太阳能和锂电池在未来的广泛应用,将是这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而太阳能和锂电池进入每个消费者的生活也将指日可待。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无论是风能、核能,还是太阳能,最终会冲破眼前的瓶颈,寻找到各自的盈利模式,进而获得行业的蓬勃发展。而相关新能源关键技术的突破很可能创造新的产业革命,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这场能源革命绝不亚于之前的信息技术革命---新能源技术将是下一轮全球技术竞争新的制高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产业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