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新华视点:油价飙升背离正常供需

2009-07-07 09:17来源:新华网关键词:油价石油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家认为未来石油需求增加,季节性因素大于基本面因素


  200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尚未企稳,作为经济“血液”的国际原油价格却一路上行。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将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每吨分别上调600元。这已是上半年第三次上调成品油价。国内油价上调之频、幅度之大,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


  油价大涨不具备经济基础


  “这一轮油价涨幅这么大,其核心可以用一个词来代表,那就是‘预期’。”长期关注国际油价走势的社科院亚太所所长李向阳说。


  “一系列预期是拉动油价上涨的关键原因。但预期能不能实现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体经济从企稳到复苏应该还有很长一段路。这一轮油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实际的供需基本面。”李向阳指出。


  人民银行原驻纽约投资战略师彭俊明博士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将较为缓慢且易于反复,原油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经济基本面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石油需求的增加是季节性因素大于基本面因素。”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舒朝霞也认可这一判断:“国际油价短期内有可能冲至75美元,年底有可能冲高到80至85美元,但全年平均油价不会太高,可能为55至65美元。”


  高油价抑制部分行业复苏


  与2008年油价上涨主要带来成本压力不同的是,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更大压力是全球经济下滑以及总需求萎缩。


  “当前总的物价形势还处于低位,表明相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或供给能力来说,需求依然不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指出,国际油价上升暂时对宏观经济整体还没有太明显影响,物价水平也不会因此有很大变化。


  6月30日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炼油企业的经营压力。但围绕着整个石化产业链条,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在包括化工、轻工、纺织等在内的下游行业普遍出现。“当前市场的信心仍非常脆弱,如果油价继续攀升的话,刚显现复苏苗头的一些行业将受到更多冲击,对经济整体走向复苏有着较大的不利影响。”李向阳说。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应对国际油价变动的能力,需要转变投入结构入手,把节能水平和改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提升到新高度。”李向阳指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