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国网公司新时期“三新”农电发展战略解读

2010-09-07 16:57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国家电网农电农村电气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农村“户户通电”工程,截至2009年底,累计为126.2万无电户、475.5万无电人口解决了通电问题,其供电区域除西藏外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电”目标。
  
  2006年~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为依托,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累计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302个、电气化乡镇3706个、电气化村64933个。
  
  创一流、同业对标、农电标准化建设……一系列旨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184个一流县供电企业脱颖而出,引领农电管理水平不断攀升。农村供电服务实现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截至2009年底,农村供电服务承诺兑现率达99.99%。
  
  农电用工管理日益规范,99.91%的供电所人员取得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上岗合格证》,100%的农电工实现持证上岗。截至2009年底,各县供电企业100%为农电工缴纳了一项以上基本社会保险,其中为92%的农电工办理了三项以上基本社会保险,为60%以上的农电工办齐了五项社会保险。
  
  一个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农网屹立起来。科技队伍建设的加强,使农网科研成果取得重要突破。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供电模式研究及综合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创造着让农民共享的财富。
  
  2009年审时度势谋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已进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在“三新”战略的实施中,国家电网公司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使农村电网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对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将改变原有分散生产生活的格局,要求农网加强县城、中心镇的规划和建设,实现电网发展集中化。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来了农村电力需求的迅速增长,用电结构和用电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农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方式日趋城市化,“家电下乡”政策推动了家用电器在农村的普及,这些新情况,都急需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加快推进城乡电力服务一体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农电查看更多>农村电气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