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亏损火电企业的产业链并购

2010-11-19 09:5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华电集团火电企业产业链并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山西为例,在煤炭企业重组过程中,设定的重组主体主要是大同煤矿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非煤国企基本被排除在外。

在河南,煤炭兼并企业则是以中平能化集团为代表的六大骨干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同样被排除在外。

即使在发电企业占据优势的内蒙古,其所控制煤矿质量一般都属于发热量3000大卡左右的劣质煤,比如说中电投的火凌河煤矿,华能的海拉尔伊敏煤矿,以及国电的平庄煤矿。而且在这些收购中,与地方的谈判也并不顺利。发电企业在煤炭勘测、开发利用方面都欠缺经验,开发和运营成本都比较大。

贷款并购:目前的唯一选择

尽管要改变中国目前的煤电矛盾,减少电力公司的亏损,提高国企的盈利能力,业内公认的根本措施是电力体制的终极改革。但是,“近年来,火电发电企业的日子确实不怎么好,尽管他们每天喊亏喊得有点过头。对于当前的局面发电企业根本无力改变。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是自我救赎的选择之一。”李廷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

由于作为国企的发电企业特殊的考核机制,电量是由电网调度决定,所以发电量的多少并不由市场决定,而是由”计划决定”,对于发电企业来说,体制下挪动的空间越来越少。

“尽管发电越多,亏损越多,但是完不成任务量的话,那就不仅仅是亏损了,我们是国企,要承担责任。这就是目前的状况,我们也没有办法,除非电价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深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华电能源并购天顺煤矿已经尘埃落定,而煤电的困局则是其第一起因。所以华电能源董秘梅君超表示:“借着现在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做结构调整,收购天顺矿业,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因为内蒙古东部的褐煤价格比黑龙江的煤便宜很多,只要收购成功,我们今后就可以把内蒙古的褐煤运过来以降低成本。”

“无论如何,并购是为了减亏,用贷款的方式就是用短期的资金紧张换取长期的成本降低,说实话,这是目前状况下的唯一选择。”李廷对本报记者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电集团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产业链并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