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浙江宁海供电局职工葛本初的才艺人生

2010-11-22 21:41来源:浙江宁海供电局作者:邱国福 张跃镪关键词:宁海供电局供电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痴”葛本初的觅根求艺之路

今年11月,浙江宁海供电局职工葛本初正式输了退休手续。问起老葛退休后怎么打算?“上海南大学进修根雕”,他说这是他早就规划好了的事,上班没有机会退休了就有时间。原单位的同事们说起老葛业余从事根雕艺术创作来,都说他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痴迷”境界,用老葛自己的话来说,除了上班工作时间外,其它的时间和精力全都用在了根雕艺术上。

老葛业余从事根雕艺术创作虽然只有10余年历史,从当初一名根本不懂根雕艺术的普通线路工,到如今拥有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二级高级根艺大师头衔,被同行推选为宁海县工艺美术行业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副秘书长之职,用他的话来说这主要得益于生在宁海这个艺术之乡的自幼薰陶。

初痴拜师

宁海县北依象山港、南临三门湾,西濒雁苍山,物产丰富,自古人杰辈出,近代国画大师潘天寿、明代教育家方孝儒、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皆为宁海藉人士。明代徐霞客开游迈出的第一步选择的也是宁海雁苍山。当地民间自唐宋始就盛行习书作画、雕刻之风,素有“雕刻之乡”的美誉。

那么,“根痴”老葛是怎样走上这一与电力行业风马牛不相及根雕艺术之路?故事还得从1998年宁海县举办首届民间根雕艺术展时说起。当年县根雕展展出了近代宁海民间众多根雕大师的精品,老葛在参观展览时深深折服这些本无生命的枯木朽根,在根雕大师们的创作下,演绎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他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更佩服那些创作者的奇思妙想。展览中有一位与他本家叫葛为参的作品令他印象最为深刻,那一只只形神兼备的蹁跹白鹤、闲立鹭鹚、上山猛虎、报晓金鸡深深烙刻在老葛的脑海之中,久久挥之不去。“我也要创作根雕”的想法在老葛的心中油然萌发。

当年老葛还在岔路供电所当线路工,辖区就在梁皇山的脚下,老葛利用下村工作之余和休息天,上山进村觅树根,凡他认为适合根雕的树根倒是收集了不少,可任凭他摆弄来摆弄去,就是摆弄不出一件象样的东西来。一次友人来访,见其宿舍中堆满了一屋子树根,问其何用?友人听说老葛想摆弄根雕直言道:“你以为根雕就如此容易?没有一定的艺术功底,没有师傅给你指导,任凭自己瞎掏腾能行?”老葛坦言就是没有熟人能引见师傅。

也许正是应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那名俗语,一次老葛工作中去上畈村,路遇一人觉得十分面善,像是在县根雕展上见过的本家葛为参,上前询问正是自己心仪已久的葛师傅。当晚老葛就上门拜师求教。接连数日师傅把根雕的基本制作工序,选材立意的方法要领悉数传授给了老葛。师傅告诫“师傅只是引进门,修行全靠你自己努力。从事根雕要耐得住寂寞,广学博闻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吃得苦中苦才会有收获。”

显露头角

2001年,杭州举办首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俄罗斯、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国家的民间手工艺品参加了展出,宁海县有50多件根雕作品参加了这次展出。老葛根据盘古分天地传说创作的《混沌初开》根雕作品有幸入选展览,更令老葛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作品最终还被展会评了个铜奖。

中国美院雕刻系高照教授对老葛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邀请老葛多次到家里给他传授根雕创作自古追求“瘦、绉、透、流”,现代流行“完整、木质、香味”的根雕系统理论和特点,以及绘画、书法艺术与根雕互通的道理。展会后高照教授还数度来宁海老葛家,指导老葛的根雕创作。老葛说有幸结识这位美术界高师获益匪浅,更坚定了自己从事根雕艺术的决心。

那次展会回来后,老葛遍访县内书法、绘画大家为师,坚持天天习书作画至今,如今的老葛不但在根雕艺术上修炼精臻,而他的书法字画在宁海书画界也堪称佳作。2003年,老葛创作的《舒广袖》在浙江根雕精品展上再次获得金奖,同展的《金秋》获得银奖;2004年,《歌舞升平》获杭州第四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金奖,《赤壁怀古》获中国第九届根石艺术博览会“刘开渠根艺奖”金奖;《破浪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分获第五、第六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金奖;《荷老莲风清》、《中国腾飞》、《神威》、《交融》等诸多作品,在参加全国各类根艺展览会上获奖累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老葛创作的《旋律》、《巾帼英姿》入选国家电网公司奥林匹克展示馆。

城市交响曲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老葛早在前年就根据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开始构想世博主题根雕作品的创作。一时苦于没有符合主题立意的根材,也许是老天对老葛在根雕艺术上孜孜不倦追索的精神所感动,一次与陌生人的偶然邂逅,让他成功地创作出了《城市交响曲》这件体现城市和美的作品来。

说起创作《城市交响曲》,老葛至今依然激动不已。正当他陷于苦苦寻觅合适创作根材时,去年春上一次上班路上买早点时,听到一位天台口音的人在与同乡聊天,说的是他们老家天台培山村后山在建的水库即将蓄水的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葛根据多年创作经验,大凡建造水库之处,总会有树要砍,也会有人去挖树根当柴火,当天由于老葛赶着上班没能询问这俩位天台人。

第二天清早,老葛早早就等候在早点摊旁。那天只来了一位天台人,老葛上前作了自我介绍。原来这位天台人是来宁海租田种菜的,大号吴光生。听说老葛要去天台收树根当即一口应承,约好双休日同去培山村。双休日老葛他们来到了村里,吴光生陪着老葛挨家挨户去看树根,有一家有段树根高有1.5米多,生得盘根错结交相辉映,外表已呈多年腐朽,料材又是难以多得的落叶杜鹃木,老葛以他独到艺术眼光判断这是件上好的根雕坯料。当即与主人商谈价钱,主人说树根本柴薪,要是老葛看着喜欢就白送他,老葛说不能白要付给主人300元钱后租车拉回了宁海。

作者: 邱国福 张跃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宁海供电局查看更多>供电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