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中国风电设备企业出路在何方?

2010-12-17 13:27来源:慧聪机械工业网关键词:风电风力发电风电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现实博弈——外企强入 

在中国风电市场,风机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已有80多家整机制造商,其产能远大于市场需求。虽着中国风电市场的增加,中国已成为外资风机制造商欲占领的一块热土。但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不容易,在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中,金风科技、华锐、东方电气等国内企业占据其中约70%的份额,外资企业全部加起来才只占三成。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价格竞争。

对于外资企业而言,一个不利因素是,如果仍按照以往的生产模式运作,它们就很难把成本降下来。受多方面原因影响,中国企业的风机产品成本普遍较低,国外企业则很难把成本降下来,这是他们需要仔细研究的课题。但在未来十几年,中国风电还有快速发展的空间。这也意味着,对于志在竞争中国市场份额的外资企业,有充足时间进行市场布局和调整,而不用担心市场发生巨变,外资企业也做好了准备,进入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情,外资企业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外资企业拥有国际销售网络:排名风机销售世界前三位的维斯塔斯、GE能源、苏司兰均在世界各地拥有销售网络。未来,外资企业很可能借用这一网络,推行包括风资源评价、风电场选址、风机制造的全套服务。外资企业不只卖风机,还会将服务涵盖从风电场设计开发到实际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转变风机零部件提供方式:以往,外资企业的风机零配件多数由国外企业提供。设在中国的工厂相当于一个组装厂,技术和零件由外面提供,在中国组装,在中国销售。现在,这种方式已经到了改变。原来国外风机制造企业不信任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担心采用国内产品会导致产品质量降低。但是,随着国内零部件制造技术不断完善,这种担心多余了。而降低风机制造成本的压力,进一步逼迫外资风电制造商将零配件采购放在国内。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降低了风机产品的成本价格,这相比国内企业来说竞争力更强了。

“十二五”即将到来,外资风机制造商将展开对中国风电市场新的争夺,外企的低价策略究竟能否实现,我们拭目以待。外资的强入,必然给国内风机企业巨大的压力,国内风机企业在这种压力之下定会找寻新的策略,更上一层楼,从这一角度来说,外企的强入对于国内风机企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国内风电企业将变得的更强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