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电力工业“十一五”巨大成就盘点

2010-12-21 11:08来源:中国广播网关键词:电力工业十一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是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明显提高。特高压、跨大区电网、区域和省级电网主网架、城乡配电网建设统筹推进,电网结构得到改善,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不足和“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不断提高。跨大区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建设和投产了一批跨区电网工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取得重大突破,晋东南~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顺利投产,云广、向上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产,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09年底,全国跨区电力交换能力超过2500万千瓦,全年跨区交易电量1213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51.1%。各网省主网架结构得到加强与完善,供电能力大大增强。通过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城乡电网供电能力显著增强,供电可靠率大大提高。城市和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分别从2005年的99.766%和99.393%提高到2009年的99.896%和99.694%。

四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通过结构调整,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十一五”前四年,依靠电源结构调整和能效提高,累计节约3.91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9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37万吨。供电煤耗进一步下降。2009年平均供电煤耗较2005年下降30克/千瓦时,达到340克/千瓦时,提前完成了“十一五”355克/千瓦时的目标,位居世界先进水平之列。线损显著下降。2009年全国电网线损率6.72%,比2005年下降了0.49个百分点,累计节约电量399亿千瓦时。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目标,单位发电量污染物排放量、耗水量等均显著下降。

五是电力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我国发电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和突破,在机组容量、参数、效率、环保性能、节水等技术指标上不断突破和提高。超超临界机组推广应用,大型空冷、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等先进技术逐步推广。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不断实现重大突破,第三代核电站已开工建设。70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实现国产化,大坝施工、大型水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等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风电、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通过引进和吸收得到进一步提高。特高压多项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实际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先进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直流输电、灵活交流输电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工业查看更多>十一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