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管理正文

核电运营管理应加快专业化

2010-12-22 11:25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核电站运营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人才紧缺或成短板

核电发展服务于人,但核电安全与否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人,这是业内普遍的共识。

核电站技术含量高、安全要求严,高素质的核电站运营人才队伍是核电运营管理专业化的基础,也是核电站持续安全运行的根本保证。”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他同时对目前的人才资源储备表示担忧:“核电站人才培养的周期一般较长,把一个大学毕业生培养成操作员,需要4到5年的时间,成为值长一级的技术人员,时间更长。这意味着人才紧缺将是核电发展的一块短板。”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DNMC)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某公开场合表示了DNMC人才战略发展计划:到2020年,运营管理队伍人员将超过3000人。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初期,中广核集团就先后选派114人分三批送往法国、英国,学习核电站生产和管理技能。现在这批人,已经成长为大亚湾核电基地已投运营核电站的骨干,但也有部分人员去了其他的核电站。

而对于人才紧缺的根本原因,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了关键:首先,高端人才不断稀释,新人成长缺乏足够的培训和积累;其次,早期培养起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陆续退休。

青黄不接,是当下我国核电人才现状的最好描述。

“不管是运行着的核电站,还是在建的核电站,人才储备早就较上劲了。核电站之间挖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互享经验发挥优势

实际上,国外核电运营商对于涉入我国核电运营市场,早为“合作”作了准备。

据了解,Exelon公司是美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核电站机组运营商,在美国十个厂址上拥有17座核反应堆。

今年2月1日,DNMC与美国EXELON公司于WANO(世界核运营者协会)双年会期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享在安全高效运营核电站方面的管理经验和最佳实践。合作涉及包括安全管理、培训与员工发展、业绩管理、大修管理和成本控制等内容。

而EXELON公司丰富的经验、在多基地、专业化管理方面的成熟模式和做法是中广核所看重的价值。

“未来各个国家核电建设将面临共同的问题。”WANO总经理GeorgeFelgate在首届中国核工业研讨会上指明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核电国家将遇到的安全挑战。他所指出的这些挑战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转让、运行经验的利用、新建核电机组的安全可靠启动及初步运行、相对于新建机组的旧机组的运行维护等。

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压水堆核电站属于二代核电技术,而未来核电站将采用AP1000、ERP、高温气冷堆等三代、四代核电技术,新旧核电站之间运营经验的分享将是必然。

但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未来核电发展一段时间内将遇到的人才短缺、经验互享滞后及运营管理所需资源的分散问题无法避免。

“核电站专业化运营管理是核电站管理模式的新尝试,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效益。但是,目前我国这样的企业形成和成熟需要时间。”上述核电运营公司负责人说。他同时指出,一切都要以安全发展为核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运营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