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国网2011年加强可靠性管理工作解读

2011-02-23 10:13来源:国家电网关键词:国家电网可靠性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年伊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2011年进一步加强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工作体系,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可靠性指标关键因素过程管控,深化可靠性数据分析应用,有效提升可靠性管理整体水平。

可靠性指标是衡量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发供电能力的基础性指标。可靠性管理工作是电网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各级、各单位要提升整体安全水平、运行水平和服务水平,认清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提升对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加大工作力度,以建设与国际一流电网企业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指标体系为目标,强化可靠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管理方法和手段,加强工作考核、评价,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提升。

完善工作体系

基础是前提。没有完善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可靠性管理就失去了基础,无从施展。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是实施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依据。公司各单位要着力贯彻落实公司要求,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体系、制定实施细则,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推进可靠性专业规范管理。

同时,明确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分工,建立由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各级单位主管负责人牵头,涵盖规划、安监、生技、营销等相关部门的可靠性管理组织体系。自上而下建立涵盖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工区、班站专责的可靠性专责人管理网络,明确网络层级和人员责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上有人抓、下有人管的全方位可靠性管理工作格局。

此外,统筹考虑地区经济差别和电网装备水平等客观因素对各单位可靠性指标的影响,研究建立多元化、差异化管理评级体系,引导可靠性管理由指标管理向专业管理转变。

优化管理流程

标准化的可靠性工作流程,是强化可靠性专业化管理的保障。公司要求,各单位要规范可靠性管理工作流程,落实可靠性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中各级人员责任,确保各级人员有效参与可靠性管理全过程,建立顺畅的信息流转渠道。

继续深化可靠性数据管理。围绕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三性”问题,加强数据填报管理,严格执行数据填报规范,细化运行事件责任定性标准,夯实数据质量基础管理。

加大数据考核力度。依据规范的工作流程,建立各级数据审核、检查、督察工作机制,完善数据核查手段,确保可靠性基础数据和指标数据的真实、可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可靠性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