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两化融合”的路径选择

2011-03-01 13:59来源:电力软件网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两化融合”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我国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广泛应用的高渗透、低消耗高产出的高倍增、促进发展的高带动、资金智力的高投入、进步快速的高创新等基本特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之际,我们要进一步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路径,“两化融合”不应是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简单的叠加,而应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使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战略、创新、产业、资源、技术、管理等多个层次上,实现全方位、跨领域、一体化的深度融合。

一、完善发展战略的“融合”

首先,要继续坚持“两化融合”的战略。信息化与工业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呈现不同特征。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的历史任务,在发展战略上面临着如何处理“两化”关系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完全脱离工业化来实现信息化,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我们需要根据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演进规律,促进“两化”的共生与融合。其次,要修订“两化融合”战略。当今信息化内涵不断丰富,出现了物联网、基于IPV6基础的新互联网、准4G移动通信网、通信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与普适计算,光纤入户(FTTH)网络、电力光纤智能电网到户(四网融合)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我们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着力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制高点的基础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视角,重新审视已经确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重新审视“两化融合”工作的政策措施,明晰特定时间阶段“两化融合”着力点,进而从国家战略的角度不断调整和完善“两化融合”的新战略,特别是要在制定国家和地方“十二五”规划和产业政策之时,要使工业化发展战略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协调一致,工业化发展模式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模式高度匹配,工业化发展规划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规划密切契合,使工业化发展建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高起点之上,我们过去有规划落后于发展、规划实现之时就是产业落后之日的问题,为此,要防止工业化战略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形成“两张皮”,使新一代信息技术从技术领域全面转向工业化领域,避免出现新的低水平发展和低层次建设。

二、提高资源效率的“融合”

随着工业化发展,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也付出沉重代价,成为制约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改造传统产业,从两个方面提高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是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运用到绿色制造、环境治理中,以感应、视频、即时通信等物联网方式,搭建环境生态监控平台,开发信息程度高的智能化的节能设备、废物处理系统等,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缓解传统工业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二是以信息手段辅助市场配置资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要求以市场为主,社会、政府共同参与资源的配置,在网络集成应用背景下,信息流的影响已经超过实物流的影响,信息流正在带动人才流、资金流和物流快速流动,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电子商务产业,依托网络的工业研发、生产、销售,都带来了对资源配置的新模式。我们要继续加快新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更新贸易方式,解决我国企业在对外商贸中的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等问题,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手段,促进金融、贸易、消费等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新型物流供应链,完善工业服务的供应业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业化的效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技术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