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送电工吕清森:"憨"在深山30年 走了"地球两周"路

2011-03-02 11:37来源:新华能源关键词:送电工吕清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7月上旬,天涯社区的5名网友自发组成“调查团”,从不同的城市汇集到吉林,希望了解吕清森是否是个被神化了的人物。

这些曾经当过汶川地震救援志愿者、有着丰富登山经验的网友们,计划跟随吕清森行走七天,然而,仅坚持了两天就提前结束了验证活动。

他们把这一历程和感受在网上贴出,引网友们对吕清森展开“精神搜索”, 亲切地称他为“森叔”,吕清森穿的棉布衣、帆布鞋成为网友推崇的最实用行装。

“幸好这些人没有在冬天来调查,冬天山里更可怕。”吕清森说。

最危险的不只毒虫猛兽

12月初,笔者来到吉林市下辖的县级市桦甸市,亲身体验吕清森的巡线生活。笔者到达桦甸的12月份,气温已经到了零下20度。积雪从10月份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份才消失。

跟随吕清森进山巡线那天,刚刚下了一场大雪,雪没到了膝盖处。但吕清森说,这还不是冬天里雪最大的时候,他曾经遭遇过齐腰的大雪。

寒冷对巡线工来说是最基本的考验。

吕清森巡线时夜间住宿的巡线点之一便是70多岁的徐兴礼家。2002年12月份的一天晚上,天正下着雨夹雪,老徐怕夜里吕清森一个人进入深山老林不安全,执意让自己的大儿子陪他进山巡线。后半夜二点多钟,吕清森脚一滑,一下子掉进了一米多深的河水中。冰冷的河水将吕清森的衣服全部浸透,夜间山里温度很低,赶回巡线点老徐家时,吕清森的棉衣裤和鞋子都冻得脱不下来了。徐兴礼回忆说,当时的吕清森眼泪直往下流。

更惨的一次是在1981年2月。当时,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吕清森,因工作勤勉、技术过硬,作为主力参加松滨线(哈乐滨到松原)大会战。那时的冬天特别冷,吕清森冻在铁塔上下不来,双手严重冻伤,手背肿得馒头似的,手指由紫到黑,指甲连续脱落三次,医生建议截肢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危急关头,公司领导果断做出决定,将吕清森转到当地最好的医院。经多方努力,三个月后,吕清森终于康复出院了。

但吕清森的手却因此留下了后遗症。笔者跟吕清森握手时,明显感觉他的一只手又细、又软、还弯,直不过来。徐兴礼说,那时候吕清森的手都烂得臭了,但还坚持在山里工作。山里的晚上虱子咬得睡不着,手却不能挠挠,把衣服脱下来往盆里一放,漂着一层虱子。

笔者跟随吕清森刚一进山,他便指着雪地上的一个动物脚印说:“这是狍子留下的。”狍子等很多动物在山里的行动路线,完全是按照巡线道走的。如今,吕清森可以通过动物的粪便、脚印和留下的痕迹就能分辨出是哪一种动物,这种动物大约在什么时间离开的。

在夏天,很多有毒的虫蛇都跟吕清森在巡线道上不期而遇。

31年来,吕清森巡线每次都带上一根棍子,在森林里一边走,一边四处敲敲打打的“叫棍”,这是吕清森跟“放山”的(注:挖人参的人)学的一招。有时候吕清森不时还要高歌一曲。“其实,我胆子小,弄出那些动静,不仅吓唬动物,也给自己壮胆儿。”吕清森笑着说。

提到野生动物,特别是黑熊、野猪等具有攻击性的动物时,吕清森至今仍心有余悸。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吕清森巡线走到半山腰,忽听见树上有哗啦哗啦的声音,不到5米远的一棵梨树上,一只大黑熊正在摘梨吃。看到吕清森,黑熊也一怔。吕清森清楚,如果这个时候跑,定会引起黑熊捕食的欲望,他定了定神,慢慢地退了回去,一直退到山下。他顺着山沟,绕出了熊出没的那个山坡,这次绕道,他多走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在巡视完195号时,他拿出巡视日记,写道“194到195号间,有熊出没,注意安全。”

这样遇到险情的日志,吕清森31年来写了下好多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送电工查看更多>吕清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