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风电虚火投资动辄数十亿 产能过剩危机初现

2011-04-09 10:45来源:华夏时报关键词:风电风电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或许是看到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核电危机带来的机遇,风电设备制造业随着“新能源”成了众多企业乃至地方政府追逐的“财富神话”。

3月30日,山东省政府在济南高规格地举行了“2011山东省风电产业与装备制造发展高层论坛”,同一天,由北车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车风电”)等13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联合组成的“山东省风电装备产业联盟”也高调成立。但面对产能过剩的风电市场,山东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仍不可避免地面对优胜劣汰的“生死考验”。

投资动辄数十亿

在山东,一家风电装备生产企业的投资动辄数十亿,足见风电装备制造业“火”的程度。

“"十二五"期间,北车风电将凭借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端智能化大功率风电装备,力争装机容量进入国内风电行业前5名。”北车风电董事长贾世瑞4月7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北车风电的投资可谓是大手笔,在济南高新区北车风电产业园,目前完成投资约17亿元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形成年产1000台1.5MW-3MW风电机组生产能力。另外,投资32亿元-35亿元的大型关键部件加工及配套设施等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另外,被称为纸业巨头的山东长星集团也早就盯上了风电装备这块蛋糕。

“我们投入资金60亿元打造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中国风电城"。”长星集团董事长朱玉国说道,历时3年时间建设的长星风电设备生产能力将达到700台。

“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利用风力发电的国家,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均居全球第一位。”应邀出席论坛的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鹏说,与最先起步的省份相比,山东还是慢了半拍。

按照贾世瑞的统计,全国具备风电装备制造资质的有80家企业,其中8家在山东,另外还有44家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

“但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全省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还没有一家进入国内制造商前10名。”在贾世瑞看来,山东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山东自己的“区域品牌”和拳头产品。

“风电配套企业分散、省内风场资源竞争激烈,应促使山东风电制造商"抱团"发展。”贾世瑞表示。

产能过剩不可避免

与过去几年我国风电产业的“疯长”相比,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核电危机给风电行业带来的机遇实际上只是“看上去很美”。

实际上因为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性竞争已经开始显现。一个佐证是,2010年10月26日开标的张家口坝上和新疆哈密风电特许权项目中,金风科技(002202,股吧)、华锐风电的1.5兆瓦机组报价双双跌破4000元/千瓦大关,各企业2.0、2.5、3.0兆瓦级别的报价也创造了历史新低。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下,1.5兆瓦风机的单价已经从2008年高点的7000元/千瓦下降到了现在4600元至4800元/千瓦的水平,已有企业出现亏损。

东兴证券分析师周宏宇则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未来的市场竞争看得更为残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