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前些时候,在媒体上看到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对日本福岛核泄漏发表的一些评论,深感有话不吐不快。但因为身体原因,耽误延后了一段时间。
福岛核电站出事以后,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对核电进行反思的浪潮。周大地对此指出:“中国如果简单地跟着西方放弃核电,那是有点傻。”
我要说的是,如果能源专家不能深刻理解核事故的破坏力,那才是真的“有点傻”。
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张国宝在接受媒体采访谈核电发展时曾打比喻:“空难事故那么多,是不是我们就不要发展航空了?”并且提到,不能因为每年有2000多人死于矿难,就“停止煤矿开采”。这样的比喻马上被《环球时报》的评论员撰文批评:核事故造成的危害,岂能跟飞机空难相提并论?
周大地也提到矿难问题:“我们的煤矿生产目前一年死亡约5000人,最多的时候,全国一年要死1万多名矿工。”他把这个数字与另一个官方数据——切尔诺贝利事故最终可能导致4000人死亡——进行了比较。其意自明。
但是,核事故一旦发生,不是死多少人的问题,而是影响多少代人的问题。当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造成了广阔的无人区,今年的福岛事故也难以避免。核物质活动期长达上千年,将成为人类的一个大包袱。
周大地还谈到:“中国核电近期可达到年增1200万千瓦、中期可达到年增2000万千瓦的建设规模。中国核电2020年有望达到7000万~8000万千瓦的规模,2030年有望达到2亿千瓦规模,2050年达到4亿千瓦以上。届时,可提供全国15%以上的一次能源。”
中国现在在运转的核电规模不过是900万千瓦多一点,如果按照周大地说的这个速度发展,那么无疑是核能发展的大跃进。
他们提出这样高的发展速度,我们有没有作好准备?我看准备严重不足,安全方面的准备尤其不足。
我注意到,周大地参与的一项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中,谈到核能发展时,对安全问题几乎没有怎么涉及,只谈核能发展的资源问题。他们的理论模型认为,我国有200万吨以上的铀资源。但是我对这个模型的精度很表示怀疑。
中国并非富铀国家。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的铀供应及需求量报告,在2007年初,利用现有的技术和生产水平,全球大约可取得550万吨铀。而中国的国土面积约占世界土地面积的6.5%。那么我将这两个数字相乘,大概得到30万吨铀。甚至我敢判定,现在我们还没有30万吨铀。
国际上的报告又说还有1000万吨的潜在铀资源,那么我把这些都加上重算,中国所能掌握的铀资源未来也就大约是100万吨的规模。中国能从国际市场进口多少天然铀资源?恐怕比进口石油、天燃气还要困难很多!
在理论上,快堆能够使铀资源的利用效率从不到1%提高到60%,是很多专家大力提倡的核能发展方向。但是快堆也有问题,首先是现有快堆技术尚不够安全。可以加大投入,以确保其安全运转,但必然带来高成本。
其次,快堆技术的持续运转,离不开核燃料的后处理和核燃料的重建,这将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将大幅度(不是只提高20%~30%)提高发电成本。
第三,中国现在研究中的快堆,其生产钚239的增殖系数,才约为1.2。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增殖系数是1.6。这也意味着,中国发展的快堆,其提取钚239循环次数,要多出3倍,这也必将大幅度增加发电成本。
据我所知,中国的快堆研发者还没有认真测算一下,中国将实现的快中子堆核电站的“大跃进”,其真实的发电成本究竟是多少?我们的疑问是:这一“大跃进”式的规划,是否属正确的选择?
福岛事件出来后,我们的核能专家纷纷表示中国的核电站比福岛安全。但是我觉得这样简单地作结论,是50步和100步的关系。你能说日本人不重视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吗?或者说我们的核电站就全都属于安全类型吗?
现在很多人研究第三代核电站,说第三代核电站比第二代核电站安全。但据我所知,搞第二代核电站研究的专家并不认可这一结论。
日本人在建筑抗震上非常有经验,但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出现9级地震。而我看到的资料显示,韩国核电站的抗震标准是6.5级,现在韩国有声音要求将标准提高到7级。我们中国核电站的抗震标准设防到底是几级?其出现事故的概率究竟是多少,是1%,还是3%?中国的核电专家对这些“数字”从来是“讳莫如深”。我希望能公布这些数字,由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特别是我希望他们能回答:我国有哪座核电站能抗福岛式地震?很难说我国未来绝对不会发生9级地震。
可能很多公众不知道,但圈内的人都知道,核电站抗震级别要达到8级或者9级,成本增加是天文数字。这样一来,核电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减。
但不管怎样,我们的核电站设计思路必须调整,标准必须提高,安全理念要加强,抗不了9级,至少也要能抗8级地震。
我觉得,福岛事故的发生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核能发展规划也应该相应作出调整和完善,不排除作出大幅度的调整和完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大唐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谈。吕军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
4月15日,中越发表《联合声明》,其中提出,努力将科技合作打造成为两国合作新亮点,探讨开展人工智能、半导体、核能等领域合作,落实好中越科技合作协定,继续发挥好科技合作联委会作用,深化科技创新政策对接,在医药卫生、防灾减灾、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加强中越科技人文交流,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2025年第一批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名单》,昌江核电公司61人获颁“华龙一号”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标志着中国华能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实现“零”的突破,为昌江核电后续冷试、热试、装料和商运等关键节点以及华能核电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拥有一定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7日,《烟威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工程建设必要性(1)2030年前烟台和威海地区计划投产的大型电源项目装机容量合计8388MW,其中煤电和燃机10488MW、核电10400MW、海上新能源17500MW(风电和光伏分别为13500MW和4000MW),根据平衡计算,2027年、2030年、2035年烟
据Euractiv报道,哈萨克斯坦加快了其首座核电站(NPP)的开发进程,希望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同时减少对煤炭储备的依赖,也引发了关于未来可再生能源需求的疑问。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现在正加快速度建造其第一座核电站,以解决其能源问题。托卡耶夫总统表示,该进程需要加快,因为哈萨克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直观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电力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电力大发展、大突破的一年,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截至当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3.5亿千瓦,同比增长近15%,首次迈入30亿千瓦装机“大关
2月27日,中核二三召开领导干部任职宣布大会。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建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宝智出席会议并讲话,中核二三董事王义、刘月梅参加会议。中国核建人力资源部(组织部)总经理王林森主持会议并宣布任免决定:推荐屈强为中核二三副总经理(主持经理班子工作);建议免去范凯兼任的中核二
为确保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近年来我国能源安全再度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处理好能源发展与安全、近期与远期、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关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华能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推动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国资委发布的《中国国有企业践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