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烽火EPON助力智能电网坚强崛起

2011-06-24 17:48来源:泰尔网关键词:烽火EPON智能电网三网融合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智能电网发展进入关键期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发展目标:“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涵盖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个环节,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电网。

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发展目标,国家电网分阶段推进电网的建设,2009~2010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2015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2020为引领提升阶段。在过去两年的试点基础上,2011年智能电网建设开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主要目标是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未来五年,将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时期。

针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烽火通信在全面考虑业务多样、安全可靠、灵活组网、管理维护、成本控制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基于成熟的EPON技术为电力系统量身打造了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乃至电力光纤入户等一系列完备的解决方案,有力地支撑了智能电网的坚强崛起。

EPON突破电网瓶颈成接入首选

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是在电力企业和用户间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智能化双向互动,因此构建一个健壮灵活的通信信息支撑平台至关重要。

目前,电力通信网络整体呈现“骨干网强、接入网弱”的格局。电力通信主干网络已通过OTN/MSTP/PTN等技术基本实现了光纤化,而作为通信接入层的配用电通信网,由于存在着工业以太网、电力线载波(PLC)、无线专网(230MHz/WiMax/LTE/Mobitex)、无线公网(GPRS/CDMA/3G)和微功率无线(RF/WSN/Zigbee)等多种通信方式,难以满足智能配用电“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要求,成为电力通信网发展的瓶颈。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必须打破通信瓶颈。EPON是一种点到多点结构的无源光纤接入技术,具有高带宽(1.25Gbit/s)、长距离传输(20km)、环境适应性强等特性。目前35kV及以上变电站基本具备了MSTP/PTN等骨干光纤通信网络,具备了向下延伸的网络基础,EPON无疑可以满足“全光通信”的建设需求。EPON可以组成星型、链型、环型、树型、混合型等网络结构,其灵活组网天然地吻合配用电网的分布式结构,并且可以根据现场需要灵活地更换光分路器或预留光纤资源实现新增监测节点的扩容。EPON的技术及组网特点使其成为智能电网接入网建设的最佳技术选择。EPON已经被国家电网列为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建设的主选技术,未来EPON还将助力电网实现电力光纤入户,更好地服务于三网融合

烽火通信自1995年以来一直专注于PON技术的研发,始终引领着EPON技术的发展潮流,特别是2004年最先推出了商用EPON系统,确立了在PON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烽火开发的EPONOLT设备AN5516-01作为新一代智能型FTTX接入局端,具备高密度、高性能以及GPON/EPON/10GPON一体化的接入能力。EPONONU终端系列齐全,形态丰富,涵盖FTTH/FTTB/FTTC等各种光接入应用场景,提供GE、FE、RS485/232、POTS、E1、ADSL2+、VDSL2、WIFI、RF、USB等多种业务接口,满足包括电力系统在内的不同领域的多业务需求。另外,烽火凭借三十余年线路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制造经验,开发了全系列FTTX配线产品(FTTH光缆、光分路器、光分纤盒、用户终端箱、冷接子等),并将丰富的工程经验以及领先的技术优势充分融合,提供了业界一流的FTTX整体解决方案。

烽火EPON构建配用电坚强网络

烽火通信始终关注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特别是在智能电网概念提出后,烽火发挥在PON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发和完善了具备手拉手保护功能的电力EPON系统,同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推出了电力专用型ONU设备,结合强大的网管运维能力使智能电网配用电系统决胜于千里之外。

烽火EPON平台AN5516-01设备支持手拉手保护组网,两台OLT设备各出一个PON链路组成手拉手环网,终端层的ONU分别通过双PON口同这两条链路进行对接,其信息在两台OLT上实现同步备份,可以通过自动或强制方式实现快速倒换,倒换过程中备用PON口上维持ONU业务属性不变,保证了配用电业务的连续稳定可靠。AN5516-01同时还支持EPON的QoS、安全性、OAM等增强设计,引领着EPON进入到电力的部署计划之中,为电网开辟了新的智能化道路。

烽火AN5006系列电力专用型ONU具备双PON上行,提供GE、FE、RS232/485等业务接口,支持IEC60870-5-101/104等多种通信规约。同时AN5006根据电力应用的特殊要求,采用工业级的设计标准,符合IEC61850工业级电磁兼容的要求,提供业界最高等级的防护和环境适应能力,满足宽温-40℃~70℃,能够抗强雷击和强电磁干扰,适应各种恶劣环境,采用金属外壳设计,安装方式灵活。AN5006系列电力专用ONU先后在国网电力研究院、国网信通公司和中国电力研究院组织的性能测试中独树一帜,性能卓越。在安徽电力、上海电力、河北电力、福建电力、湖北电力等省份有大规模现网应用。

在运维管理方面,烽火FTTx综合网管系统能够实现与电力运营管理系统对接,具备告警、性能数据的自动采集以及业务的自动发放功能,解决了大规模应用时运维和快速规模放号问题。烽火网管系统同时支持从EPONOLT上联口至用户端全链路的故障快速定位,及时恢复网络通信,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维管理能力和自愈能力。

图1 烽火EPON配电自动化及用电信息采集解决方案

在配电自动化解决方案中,EPONOLTAN5516-01放置在变电子站,通过GE或10GE接口上联至位于变电站的PTN/MSTP并将信号汇聚到主站系统。电力ONUAN5006-04P放置于开闭所、环网柜、柱上开关或配电房,通过FE或RS232/485接口与FTU、DTU、TTU连接。在组网方式上,OLT可以出2个PON链路互为备份,各个终端层的ONU可以通过双PON口分别连接到两条链上,每条链上的分光器均采用非等分分光器。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重要站点还可以采用2个OLT组成手拉手环网,各个双PON口ONU分别连接到这2条链上,实现OLT、主干光纤、PON端口、分光器、分支光缆全网的全保护。

在用电信息采集解决方案中,局端设备可以与配网自动化共用AN5516-01,通常放置在变电子站,并通过GE或10GE接口上联至位于变电站的MSTP/PTN设备将信号汇聚到主站系统。ONU可放置于专变、楼道、用户家中,通过FE接口与智能电表、集中器、采集器连接,通过RS485接口与RS485电表连接。在组网方式上,OLT可以组成单链路,采用非等分分光器向下延伸至终端层的ONU处。如果集中器的位置比较集中,也可以采用等分分光器进行星型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重要站点还可以采用两个OLT组成手拉手环网,各个双PON口ONU分别连接到这2条链上,实现OLT设备、主干光纤、PON端口、分光器、分支光缆的全保护。

烽火电力光纤入户剑指四网融合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国家电网于2010年6月全面启动了旨在实现“四网融合”的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工程。电力光纤到户PFTTH(PowerFiberToTheHome)是指在电力通信接入网中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等线缆,将光纤随低压电力线敷设,实现到表到户。配以PON技术,承载智能电网配用电环节和“三网融合”的相关业务。

烽火通信作为国内FTTx的先驱,不仅在PON系统设备上具有领先优势,在光配线系统ODN领域也堪称业界翘楚:烽火主导或参与了多项ODN标准的制定,拥有一些列OSP技术专利,提供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的FTTXODN配套设备,涵盖光纤光缆、光分路器、DP盒、光纤信息面板、现场连接器等全系列产品。尤其在智能电网启动后,烽火密切关注电网需求及产业发展趋势,加大了对电力光纤光缆的研发力度,成功开发了用于PFTTH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同时结合各类馈线光缆、配线光缆以及入户光缆,“多快好省”地解决了智能电网PFTTH的建设问题,为智能电网电力光纤入户及四网融合提供强劲动力支持。正是基于自身的产业优势,烽火推出了业界独有的“系统+线路”一站式的PFTTH整体解决方案(图2),实现了电力网、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全新的“四网融合”。

在PFTTH组网方案中,OLTAN5516-01放置于居民小区10KV配电房,从配电房到楼宇配电间或用户家庭电表箱铺设OPLC,实现电缆与光缆的同步入户。出于安全考虑,通常把电力ONU和电信ONU分别放置于配电间和用户家中,提供用电信息采集和三网融合业务。PFTTH还可以为智能家居、小区配网自动化、物业管理以及分布式电源提供可靠通信保障。

图2 烽火电力光纤到户PFTTH解决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烽火EPON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三网融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