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产融结合大旗召唤下,能源类央企正努力“跑马圈地”。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国家电网等多家能源巨头都已在金融领域纷纷布局,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和产业背景的支持,能源央企“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包括银行业、信托业、期货业、证券业以及金融租赁业在内的各个金融行业。而伺机进入的“后来人”,已排起了长队。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有数十家央企共投资了上百家金融资产。在银监会和国资委批准的中石油控股昆仑银行、国电电力控股河北银行、中移动控股浦发银行之外,还有更多央企涉入商业银行以及金融信托、保险、证券和期货等金融领域。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40多家央企设立了财务公司,53家重点国企中有30多家已有财务公司,而设立财务公司被认为是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资本的开端。
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和背后的产业支持,央企成为这一波产融结合中的主力。
布局金融,抢占制高点?
能源巨头纷纷布局金融业意图何在?“产业资本参与金融资本,有的是纯粹为投资获利回报;有的是出于自身产业上的战略目的考虑,搞多元化经营;有的是为了更好地融资。不少能源企业高管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想由大转强,就需要有两个翅膀:一个是实业,另一个就是金融,二者相互促进,产融结合不一定能保证成功转型为跨国公司,但跨国公司一定离不开成功地进行产融结合。”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分析,中海油、中石油等能源企业进军金融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中国通胀的大环境下,为了将企业内部庞大的资金流进行合理调度,并通过专业理财进行适度投资,从而发挥资金最大的使用效益,能源企业有引进先进金融业态的冲动。”
在高培勇看来,近年来,中国经济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公司已不再专注于传统的主业,进军金融领域也是大势所趋。“当一个产业公司在其经营的领域达到巅峰,或者很难再有突破的情况下,要么寻找另外的产业进行投资,要么进行金融投资获利。”而且产业公司进军金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十分普遍,世界上大型的跨国石油公司,如美孚、BP等,都有自己的金融投资公司。
中国能源企业进入金融领域也有其独特优势。中国每家能源企业个个都是巨无霸,动辄数百亿的巨额的现金周转为其打造金融平台提供了可能。“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参与金融资本融合的内在需要。”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从世界经验来看,产融结合是实体产业和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包括石油电力在内的能源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尽管中海油、中石油、国家电网等能源巨头旗下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商业银行三位一体的金融大厦架构初成,但是,他们都认为“金融板块刚刚开始。”这个回答是审慎衡量发展现状后的客观之论。
一旦要把自身目标定位是成为国际性能源公司,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扩张,那么他们目前现有的金融机构和其巨无霸身份并不匹配。郭田勇表示,国内能源央企如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其固定资产达2万亿以上,金融资产不超过千亿。“产业板块和金融板块比较起来,一头是西瓜,一头是芝麻。”
中国能源企业的金融业务目前处在战略布局阶段,只算是形式上的扩张。“至于在此前的成立财务公司、进军保险业是比较低层次的金融尝试。”郭田勇表示,“目前能源行业处于资本化的扩张阶段,以前是由产而融,现在是产融结合。产业公司通过金融投资,获取更多的收益,一方面让自己闲置的资产增值,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主业经营增长过慢带来的不足,分担和平衡企业风险。”
在能源巨头加紧布局金融版图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并不少。
在高培勇看来,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确实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反之则会消耗企业大量宝贵的经营资源,引发企业危机,甚至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能源企业产融结合之路并不好走,在目前更多是看到了合理运用产融结合企业具备更强竞争力和赢利优势的一面,事实上,产融结合的风险在于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谨慎的经营理念格格不入,很多实体企业入股金融机构后,激进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金融业务的过度扩张,最终导致金融机构破产倒闭。
对产融结合不断深化发展的现状,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表示,未来需要研究大型央企的产融结合该走到哪一步比较合适,同时要注意防范哪些风险。
李保民介绍,从国外的经验教训来看,日韩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阶段银企紧密结合,推动了产业经济迅速成长和海外扩张。但大型财团内部金融部门对产能扩张的过度支持,也为亚洲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美国通用汽车旗下消费性金融服务公司的不良资产差点拖累这家百年老店关门。惨烈的教训也给中国决策层留下深刻印记,在产融结合上一直非常谨慎。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能源企业并不具备金融领域的经营和管理经验,也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筹建自有金融平台可能会降低融资成本,但运作和管理金融机构也会产生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如果经营不善,金融机构增加的经营成本不仅会抵消减少的融资成本,而且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经营风险。“能源企业内部大多数人都来自实业板块,对金融业务而言都是门外汉,蒙蒙胧胧的都开始有产融结合的需求,但是怎么往下做?怎么做?什么样的方式更好?这些都是在金融领域大干一场前,公司高层必须想明白的问题。”
“产融结合要紧紧围绕能源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李保民认为要切实做好产融结合的基础工作,有效规避产融结合的风险。从国外能源巨头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们现在基本上都专注于主业,很少涉足面向社会服务的金融业。BP、美孚、雪佛龙、壳牌等都有财务公司等下属金融机构,但只是为自身内部服务,几乎没有涉足社会金融服务领域。
但是,能源巨头们也有明确计算,不借助金融之手,很难在短期内做大,“即使摊大饼式重复投资,都要把规模先做上去。”高培勇分析。
国资委近期发布《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征求意见稿中显示,“ 十二五”时期,央企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没有哪家能源央企愿意看到自己被列入30-50名冲刺名单之外的,那就意味着可能会被兼并重组掉。”高培勇说。
而由大转强的过程中,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引导,这几乎成为国内能源巨头的共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的通知。试点典型经验共45项,其中包括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1.搭建“133X”架构的碳达峰数字化平台,即1套碳排放核算体系作为平台大脑,开发“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3个工具
近日,蒙电资本控股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的首笔“碳评+金融”业务顺利落地,帮助用电企业降低贷款利率,缓解企业年末电费缴纳压力。首笔业务的落地标志着自治区在全国5个自治区中首个实现“电-碳-金融”协同发力。同时,“碳评+金融”业务模式也是集团公司有效盘活电碳计量成果与数据资产相关领域服务的
在这个绿色能源蓬勃发展的时代,户用分布式光伏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千家万户。它以其清洁、高效、分布式的特点,被视为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手。然而,在这股热潮之下,金融租赁的商业模式悄然兴起,然而,随着这一模式的广泛应用,一系列弊端也逐渐浮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5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辽宁省经济社会若干领域稳增长惠民生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对新获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碳计量中心的单位,给予不超过80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1月16日在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湖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李殿勋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涉及能源内容如下: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增长29.3%。蒲圻电厂三期等329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2025年,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着眼更好促进生态价值实
日前,甘肃临泽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以“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为名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警示》,警示表示国内有个别企业把分布式光伏发电包装成理财产品进行兜售,以销售建在异地的太阳能电池板并高额返还电费的名义吸收公众资金。请大家务必擦亮眼睛,保持理性头脑,不要妄想天上掉馅饼,谨防
关于开展绿色金融和ESG管理职业培训的通知各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全国碳市场发展对绿色金融和ESG管理相关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联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拟开展绿色金融和ESG管理职业培训项目。一、培训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
1月21日,张掖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以“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为名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警示。近几年,在国家能源政策号召下,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或居民在屋顶等场所安装的光伏电站)成了新能源发展新方向,很多地区都致力于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但是,国内有个别企业把分布式光伏发电包装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25年版)》。其中包括,智慧能碳云一体化管控平台。应用案例1: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改造项目。规模:计划总投资1030万元,动力厂空压站共4台离心机和2台螺杆机。效益:年碳减排约为5019tCO2
1月9日,随着变压器发出平稳的“嗡嗡”声,国网宁波供电公司配网公司在前湾新区金源大道以东、金融广场一期以南、李宁体育公园西侧的金融广场二期项目顺利完成送电工作。据悉,金融广场二期集金融服务中心、企业总部、高端写字楼、星级酒店、特色购物中心、文体设施、公交场站等多元业态为一体,致力于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27日发布关于征集上海市碳普惠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人选的通知,专家委员会面向上海市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及有关单位进行征集。征集方向包括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能源、交通、建筑、工业、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监测计量、绿色金融、碳足迹等与碳普惠工
2月1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安全生产专业工作会议召开。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公司安全生产战线广大干部员工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圆满完成了电力保供、抢险救灾、重大保电等各项工作,安全生产局面总体稳定。陈国平强调,要重点做好八方面
2月17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审计工作会议召开。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审计署企业审计一局局长徐景浙到会指导。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陈西出席会议。张智刚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要突出目标导向,在
2月1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电力交易工作会议召开。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季明彬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公司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在保供应、促转型方面成效显著。今年是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关键之年,要深刻认识肩负的
2月12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领导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召开。2024年度省部级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第37督导组、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同志到会指导。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智刚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庞骁刚,公司党组副书记邵国勇,公司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公
近日,±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高端换流变压器首次本地工厂化检修正在进行,此举标志着中国高海拔地区特高压设备就地检修能力取得新进展。据悉,此次检修在位于青海西宁的国家电网高海拔特高压检修试验基地进行,这也是国网系统内首次在生产制造厂之外开展换流变压器工厂化检修,相较于返回原厂可节约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全年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4.38万公里。这3项特高压工程分别是分别是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交流项
北极星输配电网2月12日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2024年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74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8%。此外,2024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甘投资首次突破200亿元,完成工业产值736.79亿元。分产业看,2024年我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用电量均保持正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18.84亿千瓦时
2月1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建设环保工作会议召开。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潘敬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公司建设环保战线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基建“六精四化”三年行动成效显著。2025年,电网进入大规模集中建设、高强度创新攻关、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阶段,迎来技术创新区
新春伊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聚焦全面完成全年电网建设任务,积极推动输变电工程有序复工复产,保障电网加快建设,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月5日,国网江苏、重庆电力和国网特高压公司3家单位的4项工程顺利复工复产。按计划,2月底前,公司将全面进入复工复产高峰,为全年电网建设工作奠定基础。今年春
2月1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毕天姝举行会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人才培养,开展联学共建,推动国际合作。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平,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孝锋参加会谈。张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网西南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基础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水利相关咨询服务、气象信息服务、气象观测服务、水文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日前,由南方电网秘鲁博路兹公司(以下简称“博路兹公司”)主导的智能电网技术试点项目第二阶段全面启动,将在秘鲁首都利马八个行政区内电网部署人工智能监测系统与智能传感器网络,预计完工后将惠及超10万名利马居民。该项目获秘鲁国家生产部“ProInnóvate(创新促进计划)”重点支持,第一阶段通过国际
春涌瓯越,万象更新。2025年2月11日,正泰智能电气产业生态群2025中国区新春营销工作会议于温州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新质聚能融合创变”为主题,汇聚正泰集团领导、营销骨干及战略合作伙伴,遵循集团“强化变革创新、促进开放融合”的年度总体思路,以创新变革抢抓市场发展新机,以融合融通构筑坚韧
2月14日,科林电气与敬业集团旗下敬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敬业新能源”)在科林产业园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林电气总经理王永,副总经理陈贺,敬业集团副总经理康雪元,敬业新能源总经理杨利文等双方领导出席见证签约仪式,共谋合作新篇章。双方将围绕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
关于“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回望“十四五”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电力负荷增长远超预期,以及“双碳”目标带来转型进程变局是三件大事,深刻影响了行业发展与运行规律。这一历程清晰显示行业新历史阶段新发展特征,就是电力一般基础设施属性下全面强化产业属性,提供增长新动能
2月12日,国网浙江电力人工智能预测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集纳模型建模与预测服务功能,依托智能化算法和无代码建模技术,能够开展低门槛、高精度且场景丰富的人工智能预测,助力企业精准高效决策。随着能源清洁化进程加速推进,分布式新能源等参与互动的电网主体日趋多元,电力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京市出台《南京市推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江宁区、江北新区两个区域为主承载核心建设区,逐步辐射全市“4266”产业体系,培育全链自主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到2027年底,力争“5G+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3500亿
2月6日,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数据中心,数字化专业人员密切监控数据管理设备状态,为电力保供、防灾抗灾、优质服务等数字化应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024年,国网河南电力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统一技术路线的企业中台。该公司创新开发业务数字化应用平台,提升基层数据服务能力,确保电力安全
1月17日,历城公司圆满完成6座可信WLAN新型智能变电站改造工作,实现济南市首批县级可信WLAN新型智能变电站建成投运。为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和智慧电网建设,提高变电站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按照上级单位部署,历城公司积极开展济南首批县级可信WLAN新型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将可信WLAN
11日从相关记者会获悉,香港主要电力供应商之一中华电力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推出智能管理系统“Grid-V”(俗称“天眼通”),提升供电可靠性。中电输电及供电业务部智能电网及创新部副总监郭子敦表示,“Grid-V”由中电与香港本地网络营运商合作研发,于2024年9月首次应用。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AI)技
2月10日,国网铁岭供电公司人工智能系统在内网部署成功。该公司成为辽宁省内首家部署人工智能系统的供电公司。国网铁岭供电公司召开“人工智能部署及助力公司工作新突破”启动会议,结合国网光明电力大模型人工智能助手,开展定制化AI开发,打造贴合电网业务需求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反复验证和多
“我刚回到老家供电人员就及时上门服务,太及时了!”2025年春节前夕,返乡人员小张刚回到老家韶关重阳镇东径移民村,次日广东电网公司韶关乐昌供电局党员服务队就主动上门,为其检查长期闲置的用电设备,排查安全隐患。供电服务能如此迅速,主要得益于广东电网公司计量系统3.0新上线的春节保供电专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