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蒙东电力兴安电业局情系民族团结心连万家灯火

2011-07-11 16:10来源:蒙东电力兴安电业局作者:鲁英 李景志关键词:兴安电业局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繁荣民族地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建局30年来,兴安电业局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以实际行动情系民族团结,心连万家灯火,为各民族和谐共进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

电力扶贫帮致富

7月6日,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德力苏嘎查书记和嘎查达来到兴安电业局,兴高采烈地接走了一辆电业局赠送的客货两用车。赠车仪式后,嘎查书记阿拉坦昌激动地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年在电业局的帮助下,我们村子受益很多,上电、修路、打井、农网改造等总算起来得有几百万投入了,这次为了帮助村里解决拉化肥、送柴油和村民看病交通难等问题,电业局又想法设法帮我们解决一辆车,谢谢电业局,谢谢电业局领导”。他带着浓厚蒙古味的汉话里有着无限的真诚。

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德力苏嘎查是兴安电业局定点帮扶点,自2006年以来,兴安电业局以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先后20余次深入扶贫点,与杜尔基镇、德力苏嘎查两级政府对接扶贫项目、研讨扶贫方案、慰问广大农牧民群众,集体“会诊”,技术攻关,想尽办法帮农牧民脱贫致富。通过双结对、“爱在兴电、情暖万家”主题扶贫捐助、春节慰问、春播送种子化肥等活动,在关键时间节点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发动全局职工为德力苏的农牧民粮食丰收、发展经济出智出力。自2006年开展定点帮扶以来,兴安电业局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0余万元,帮助德力苏嘎查解决建设棚圈100个,挖存储窖50座,打了10眼机械井,10眼深水井,修建一座过水桥涵,铺沙石路7公里,购买优良种子和科普书籍,深入到该嘎查搞培训,使650人直接受到教育。每年春节前夕,该局领导还亲临嘎查农牧民家中慰问,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截至2010年,该嘎查农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攀升,全嘎查耕地发展到10935亩,旱地变为基本农田3192亩,人均水浇地达3亩,牲畜增加到12800只,人均收入2300元,266户贫困户脱离贫困走向富裕之路。

将电送到需要的地方

盟内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如扎赉特旗的白音乌兰、科右前旗的乌布林、科右中旗全境,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远,有的根本没有电,有电的地方由于线径问题供电质量也不高。由于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习惯,还经常会有新生的无电村屯,这些地区的供电也成为电业局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兴安电业局在实现全盟行政村全部通电的基础,致力于解决全部自然村通电和提高供电质量的问题,先后实施了胡尔勒-白音乌兰66kV输变电工程、德伯斯-乌布林-海力森输电线路工程,特别是科右中旗境内的电网建设投资2010年为1.2亿,2011年0.77亿,一个旗两年近两亿的投资,极大地提高了境内供电质量和供电面积辐射能力。据统计,2009年以来全盟系统农网改造工程投资超过8亿,线路覆盖全盟所有少数民族居住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田间地头,都一视同仁,全力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科右中旗代钦塔拉白音宝力高嘎查村民就真切的体会到了电机井带来的好处。今年5月,气温回暖,春耕在即。科右中旗电力公司代钦塔拉供电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供电辖区内进行调查走访,了解到代钦塔拉白音宝力高嘎查无法实现自流灌溉的困难,研究制定实施了机井通电工程的一系列方案。该工程以电力为驱动力,用磁卡进行控制,供水能力强,可解决农田灌溉的实际困难,将地下水引到地头。农户只要带上水龙袋就可以方便地浇上水。在白音宝力高嘎查电机井房旁,白音宝力高嘎查的农民朋友看着清澈的地下水正通过机井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兴奋的说到:“多亏了电力公司的‘电机井’!今年就算再旱,也不怕了,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为客户输送优质电能

在科右中旗电力公司新佳木供电辖区内,由于线路设备年久老化,供电质量偏低,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老百姓曾抱怨说“大地干旱浇不上水、煮饭不熟吃不进嘴、电视模糊看不清谁是谁,想解决用电质量问题不知该找谁。”

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一直是供电企业追求的生产指标,但现实是全盟境内特别是边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供电线路过长,线径小,供电质量一直是个困挠电业局各届领导的历史难题,为改善和提高盟内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从前兴安电业局为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千方百计想办法,均苦于没有投入无法落实,划归国家电网公司之后,国家电网公司加大对兴安盟电网建设的投入,兴安电业局立即着手解决全盟范围内的供电质量问题。

针对并新佳木供电质量问题,科右中旗电力公司积极筹措资金,于6月初组织施工人员奔赴新佳木代南线(代钦塔拉——东太本),对10kV线路进行施工改造,改造线路27.32公里,水泥电杆12米、398级,线路经过9个自然屯(敖其尔、大白花、小白花、桩才铺、界仁大坝、海林屯、哈巴斯台、北宝力、团结屯)。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当地的农牧民用上高质量的电能,施工人员们起早贪黑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食宿在工地。当地的农牧民们看到电力施工人员们这么辛苦,自觉地加入到挖坑、立杆的工作中,并同电力施工人员一起同住同吃同劳动,相互间增加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构建了一幕电力与民共建和谐电力的动人画面。据悉,此工程已于目前结束并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新佳木供电辖区内9个自然村屯的用电难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兴安电业局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在广大农牧民心中树立起了电力企业顾大局、讲诚信、有责任、重和谐的良好形象,点亮了广大农牧民心中致富的明灯。不仅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好评,还先后被内蒙古自治区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被兴安盟委行署评为兴安盟复建30周年“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作者: 鲁英 李景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兴安电业局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