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政策正文

国家发改委:中国物联网重点应用方向甫定

2011-07-25 16:38来源:中国科技财富关键词:物联网国家发改委电力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物联网产品在上述领域进入方式

第一、在工业节能减排中发挥作用

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但能源消耗占全国的7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所占的比重也分别达到34%和84%。因此,抓好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钢铁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4%和17%,因此最先在钢铁行业开展能源管理建设工作是国家确定的战略,这给物联网企业在钢铁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带来机会。物联网产品如何在钢铁能源管理建设中发挥作用,开展及时的智能检测应用,提高钢铁行业的效率,减少能耗将是物联网企业夺取市场的重要机会。

第二、切入精准农业领域

我们知道农业生产应用“无线传感网系统”,节能将超过15%,同时还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和产品的产量质量。例如,福建物联网企业与科能集团、厦门大学共同研发了这项物联网应用新成果,并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将无线传感网系统与视频类产品组合包装,在本地金牌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中试点推广。只要在温室生产中大量采用无线传感器,便能随时管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营养液供给以及PH值、EC值等,从而使栽培条件达到最佳水平。这项“无线传感网系统”以自组网和无线传感网技术为基础,可智能化采集农业生产中所需的环境信息,满足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土壤营养成分等数据的收集。据悉,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蔬菜瓜果大棚菌类植物、花卉,种茶、制茶业等领域,有效弥补了传统农业在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生产管理上的不足,将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控制全新机制的建立。这也是物联网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

第三、公共设施管理领域

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物联网应用也是政府关心的项目之一。在路网监控上,开展路灯智能监控,但目前传统的节能方法只能通过集中控制路灯亮灭,无法根据具体情况更改亮度,而且也无法实时获得每盏路灯的状态。而现代照明体系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照明方案,以达到节能目的。在国外运营商在智能监控上已经有成功的经验。路灯照明系统不仅给人类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给人们的夜生活增添色彩。例如采用一种无线物联网技术开发的无线路灯控制系统,不仅能根据需要调节路灯的亮度,还可以独立控制单个路灯。例如,在晚上6点钟,将马路上的单号或者双号路灯开启,到晚上8点钟,将全部路灯开启,晚上12点钟调节到半亮度,早上6点全部关闭。经相关部门测试,这种控制方式可实现节能50%。每个路段的路灯都通过内置一种RFID模块组成一个无线通信子网,而每个子网都通过一个GPRS网关通过运营商网络连接到监控中心,而监控室的服务器只需连接到互联网,即可监控市区内的每一盏路灯的状态。

第四、在水热电管理领域开拓应用

水热电管理领域也是市政府重点关心的工作之一,例如北京市政府计划建成信息化集中供热系统,实现了集中供热系统的远程视频监控和远程热力抄表。这为物联网企业提供了机会也是推广移动物联网的应用机会。该建设项目包括换热站远程视频监控和远程热力抄表两部分,主要采用MPLS-VPN和基于GPRS无线网络的自动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对各换热站与蒸汽调压站现场参数的采集及实时通信控制。这也是物联网对水热电管理提供的一个思路。

第五、切入民生安防领域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近期,随着各地两会的召开,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也被提上了议程。安防行业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在国家和地方的两会中,都频频出现安防精英的身影为安防行业建言献策、助力呐喊、谋求福祉。在今年各地的两会中,与安防相关的提案涉及平安城市物联网、食品安全、校园安全、三网融合、智慧城市等内容,有些老话题讲出的新意涉及物联网应用。两会代表们代表着广大选民的利益,代表选民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涉及安防的平安城市、食品安全、三网融合、校园安全、一卡通等依然成为热门话题,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关键词也被提上议程。而民生安防提案更多的看点是推广RFID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由此看出民生安防是物联网企业切入的焦点。

第六、公共司法矫正领域

作为基层司法工作两个最重要的工作方向之一,社区矫正工作一直存在“位置查询难、犯人监督难、流程复杂、手续繁琐、部门协调难”等系列问题。物联网技术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例如江苏某物联网应用企业通过物联网和移动信息化技术,携手司法管理部门建立的一整套规范化、系统化的社区矫正管理综合解决方案,有效实现了对监外执行的犯人的人性化管理和监督,提升了司法矫正工作的管理效率。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原来的工作虽然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社区矫正基础工作资料,但经常出现“工作越深入、积累情况越多、查询起来越麻烦”的问题。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最重要就是能与社区矫正对象面对面的交谈,而很多人十分反感跟工作人员接触。这样,很难实现“人管人”的监管,工作人员们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管理工作顾此失彼、管理对象脱管漏管、违法犯罪防不胜防的局面。而利用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被矫正对象高准度、高密度的定位,相当于在被监管对象周围构筑了一条无形的网。这也为物联网企业切入服务于司法矫正领域提供机会。

总之物联网企业在上述领域大有可为,这也是国家推进物联网应用的方向。抓住节能减排、关注民生是物联网产品应用的突破点,也应该是物联网企业的投资热点。

作者简介:

郝轶钢,美国芝加哥州立大学MBA,有20多年在国有、外企、上市、民营通信行业的工作经验,曾就职于国内某上市通信运营商(集团)公司北京公司(总部),担任部门经理。曾担任某增值通信(集团)运营商高管分公司负责人总经理。曾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商业模式咨询专家开拓海外市场,实战派咨询风格。主要主持和负责的项目包括某通信集团公司运营商业务战略规划,渠道能力提升项目,通信经营分析提升项目,某市无线城市建设项目,通信市场营销策略调研咨询报告,某海外通信运营商世界第7大移动运营商业务分析调查、商业模式分析,运营商情报系统建设咨询,思科通信软件销售模式咨询等。熟悉海外及国内运营商的运作模式,擅长行业战略规划、市场研究,行业的商业模式研究,ICT融合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物联网查看更多>国家发改委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