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求是:中国国电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积极作为

2011-09-05 12:27来源:中华机械网关键词:中国国电电力工业发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战略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中国国电集团,在这方面勇担责任,积极作为。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电力工业转方式的必然选择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带动作用,而且是电力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现实选择。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支点。当今世界,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制高点,就是争夺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国有发电企业应抓住国际产业调整转移和国内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的时机,着眼于突破一批能源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辐射带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切实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能源变革的必然要求。随着能源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全球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凸显,世界主要国家加快发展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特征的新能源,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15年达到11.4%。“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国有发电企业应顺应能源变革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电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当前,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国有发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火电板块亏损面不断扩大,以单一发电为主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就是这一挑战的集中反映。但困难中孕育着机遇,在市场需求和体制创新推动下,我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加快调整升级的历史时期,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际上,在新能源发电、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大型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等领域,我国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中国与发达国家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具备了赶超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与条件。只要我们抓住发展先机,吸引、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领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依托建设一流电力集团

近年来,中国国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以建设一流综合性电力集团为目标,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了企业转型与经营增效。2010年,被命名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坚持战略引领与统筹规划相结合,掌握可持续发展主动权。中国国电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推广清洁煤发电和节能环保技术,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积极培育以新能源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不断优化电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近年来,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48%,占总装机的20.2%。中国国电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动力,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管理结构,充分发挥综合业绩考核和总经理奖励基金的激励导向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科技创新倾斜。依据总体发展战略,明确了中长期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期间重点任务,着力建成了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向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413亿元,占公司投资总额的47%。

坚持掌握核心技术与提高系统集成能力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国电坚持自主创新驱动战略,紧紧扭住四个环节,切实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自主研发关键核心技术。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实现了自主生产制造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设备、电站节能环保等装备,国产化率达到100%。二是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积极研发新型超临界机组、大容量风电装备技术、储能技术等一批前沿技术,推动企业由生产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三是注重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建成了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设计、制造、服务、生产、经营等完整的业务链,突破了单项技术创新的局限性,实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四是不断创新电厂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在火电厂率先施行配煤掺烧,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掺烧经济煤种,2009年以来已掺烧经济煤种6800万吨,降低燃料成本50亿元。

坚持培育产业集群和打造特色品牌相结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规模效益与产品品牌。近年来,中国国电充分发挥高科技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推动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率先发展。一是大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依托发电主业,充分发挥新能源和高科技企业的特色优势,优先给予人才、技术、资金保障,形成了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化四大行业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二是实现产业链有序衔接。风电开发与风机制造协同推进,建成世界首个海上潮间带风电场,风机制造产业已形成上下游产业同步配套能力,年制造能力达2000台以上。太阳能产业采取垂直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宁夏、西藏、青海等地共投产光伏电站2.2万千瓦,在新疆吐鲁番建成国内首个槽式太阳能聚热发电项目。三是打造特色品牌。重点推广节能环保和清洁发电技术,培育出了以等离子点火技术为特色的龙源技术、以风机制造为特色的联合动力、以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为特色的国电智深等高新技术品牌企业。

坚持研发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构建产研结合新模式。借鉴国际著名研发机构经验,中国国电确立了“集团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形成了以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为龙头的科技研发体系。研究院作为技术交流合作、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势资源整合的统一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的软硬件条件。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主要负责课题立项、科研经费投入、项目推广应用,与研究院共享科研成果。在搭建研发平台的同时,精心编制了“十百千”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梯队。目前,企业拥有研发人员2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18000人。为了使创新人才用得上、留得住,夯实了制度基础。一方面,加大科技进步考评力度,将自主创新目标列入高科技企业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将其作为发电企业星级考评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明确了科技人员按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导向,选择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单位作试点,实施分红权、技术入股、股权等激励方式,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与创造精神。

目前,中国国电以等离子点火装置、风机、太阳能电池组件、脱硫工程及产品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境外项目总额达4.63亿美元。扩大了工程承包和工程服务输出,抢占新能源产业国际分工链条中的高端环节,已实现了从技术应用型向技术输出型的历史性跨越。

三、以自主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国电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着力点,重点突破6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海上风机、富氧燃烧、煤分级利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年均增长30%,打造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以成立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契机,健全集团公司科技决策管理体系,加强总部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科技与综合产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参谋助手的作用,跟踪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抓科技、促创新、转方式的强大合力。科研院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的科技资源进行重点突破,尽快掌握一批支撑新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形成集团公司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科技企业要积极完善技术引进、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投入保障、人才培养等技术创新应用体系,推动科技和产业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使科研成果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集团总部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确保科技投入的逐年增长。到2015年,全系统科技研发投入要达到2010年底的2.8倍,年均增长56%。要通过上市融资、银行信贷、引入社会创新风险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努力构建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新格局,确保科技创新所需资金的充足供应。

全面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抓住国家实施“千人计划”的机遇,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科研项目、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及重点高科技企业为载体,培养一批本土化的技术带头人。要充分认识价值导向对人才成长的深刻影响,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引导科技人员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毅力,积极投身于电力科技创新事业。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大力构建制度公平、机会均等、环境宽松、激励有效的创新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发全员创新活力。要大力弘扬“尊重个性、发挥特长、激励探索、提倡冒尖、鼓励合作、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切实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科技人才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引导干部员工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开创人人关心科技进步、人人参与技术创新的生动局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国电查看更多>电力工业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